经过为期一年半的调研、设计、研发与数据收集,“中国智库索引”(CTTI)产生了首批来源智库名录。
CTTI是国内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CTTI包括机构数据库、专家数据库、机构产品数据库和机构活动数据库四个数据库子集。自2016年9月28日CTTI上线并向被收录来源智库开放端口录入数据以来,截至2016年12月12日零点,已收录来源智库489家,拥有专家数据7443条、智库活动数据7127条、成果数据32866条,每条记录平均内含数据点20个,合计数据项98万个。这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及时跟上智库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不断提升智库名录的科学性与完整性,CTTI来源智库名录计划每两年大规模调整一次。首批来源智库的有效期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下一次调整将于2018年9月左右启动。为使遴选过程公开化、透明化,本文特将遴选原则、遴选步骤及相关情况作一介绍。
遴选原则:可信赖数据仓理念与七项参考指标
CTTI旨在为党政机构、学术界、媒体界和公众提供真实和优质的智库机构信息和严谨的专家信息,减少用户识别数据的成本。因此,在来源数据定位上,CTTI采取了可信赖数据仓理念,该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选来源智库,把质量较差,建设不规范的智库,或者不属于智库的机构排除在外;二是用人工审核的方式审核来源智库填报的每一条数据,确保数据符合基本的标准。
来源智库是其他关联数据的唯一关联客体。一旦某一智库被遴选为来源智库,那么和该智库关联的专家、成果、活动及影响力数据将会被全部无条件采集进入CTTI系统。相反,即使某位专家非常著名,但如果该专家不属于任何一家来源智库,便不会被CTTI收录。
来源智库是精选后的智库,是中国境内专注于战略、公共政策研究与咨询的非营利性机构。由于历史原因,来源智库中也包含了少量以企业等法人性质注册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都以战略研究、公众政策研究与咨询为主营业务,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精选、真实、权威、可信赖的遴选原则指导下,CTTI遴选工作组征求了部分业内专家的意见,提出了“来源智库遴选参考指标”。该指标体系分为政治要求、学术基础、领域要求、组织形式、资源保障、运行与成果、国际合作与交流7类,其目标是把长期关注政策研究,且有一定学术基础和基本资源保障的智库遴选出来。此外,该指标设定了非强制性的量化数据指标,供各推荐单位参考使用。
遴选过程:摸底、推荐、评审、审核
第一步,全国智库机构摸底调查。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以下简称CCTTSE)在网上调研了2000余家智库,对智库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在2016年7月13日光明日报智库版进行了专题发布。通过这次研究,CCTTSE掌握了我国有正式官方网站的智库名单。CCTTSE仔细研究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名单,对其中具有智库功能的基地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CCTTSE还对各类智库研究报告和智库名录进行了深入剖析,基本上掌握了我国智库的整体情况。
第二步,委托有关机构推荐来源智库。各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源智库推荐,是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委托各地宣传部智库主管部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或者理论处)开展的。高校系统,委托各高校社会科学管理部门推荐,一般每个学校不超过5家,教育部重点社科基地由于基础好且大多是实体性机构,因此优先入选。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直接收入。中央部委智库原则上每个部委不超过2家。中央部委下属智库和社会智库是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征求各方意见后遴选出来的。
自2016年7月15日到9月28日,遴选工作持续了2个多月。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和各省市自治区宣传部有关部门反复联系协商,得到全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智库名录496家。由各种渠道推荐上来的候选智库共计780家。
第三步,业内专家评审。课题组邀请了200位智库实务界(主要是各智库的负责人)、智库研究圈和智库媒体的专家,组成在线评审专家团,对候选池中的智库进行了在线选择。
第四步,在线数据审核。课题组向通过推荐关、评审关的500余家智库发出了初步入围通知,并邀请入围智库在线填写数据。明确拒绝入围或虽然入围但未提供任何数据且无法联系到的智库,不予列入正式来源智库名单。
经过以上各环节的工作,课题组最终确定入选的CTTI来源智库共计489家,并为正式入选的智库颁发证明文件。
截至2016年12月12日零点,已经有321家来源智库填写了较为完备的数据,占入选智库总数的65.24%。一些智库未及时填写数据,其原因主要是自身体量太大、需要填写的数据太多等,这些智库都表示将尽快完善数据填写工作。
来源智库数据分析
来源智库地区分布。根据地域统计图(图一)可知,北京、上海、江苏占据入围智库的前三名。其中,北京作为科研重地,中央部委众多、高校云集、研究力量雄厚,共有171家机构入选,占所有入选机构的34.97%;此外,广东、湖北、陕西、湖南等地也是智库较为集中的省份。由此可以看出,来源智库的地区分布和我国科教资源的分布大体一致,这说明我国智库具有较强的科教属性。
来源智库的类型分布。根据智库类型统计图(图二)可知,在489家来源智库中,高校智库254家,占51.943%;党政部门智库66家,占13.497%;社科院智库46家,占9.407%;党校行政学院智库44家,占8.998%;社会智库36家,占7.362%;媒体智库11家,占2.249%。高校学科实力雄厚、具有人才优势,因此占据来源智库的“半壁江山”。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等学校相继设立了15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经过多年培育,这些基地大多成为各大高校实体化运行的研究重镇,其中部分基地原本就发挥着智库作用,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大量决策咨询服务。随着智库意识的加强和社科研究问题导向的确立,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部分2011协同创新中心呈现出“智库化”的趋势。党政部门智库大多是为中央部委提供决策咨询的事业单位,是我国智库共同体的主力和核心。此外,社会智库和媒体智库的异军突起令人欣喜,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智库共同体的结构愈加合理,丰富多样的政策思想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
由于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此名单在完善性、科学性上还有一定改进空间。但在智库管理界、智库界、智库研究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迈出了中国智库“摸清家底”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智库说不清多少大小、找不到“家族名单”的时代正在过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与培育,这一名录将会基本呈现中国智库的真实状况与整体生态。
(李刚、王斯敏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