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改革新成果】
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运作以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围绕高起点规划建设、高标准规则创新、高效能管理运行、高端化产业集聚,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制度创新取得实质进展,服务国家战略初见成效。
制度创新促发展活力
“自贸试验区,就是要为中国试验自贸制度。”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说,“我们要从制度的跟随者、制度的接受者逐步变为制度的制定者。因此,新一轮的开放其实质就是改革。”
深圳持续加大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工作力度,新推出71项制度创新成果,覆盖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跨境投融资开放等领域。这些创新举措,只是广东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一个缩影。如今,若想在广州南沙自贸区开个公司,申请人在“一口受理”窗口办理,便可简化37份材料,节省30个工作日,少跑26次。对于企业注册办理流程不太清楚的创业新人,还可享受帮办团队无偿的专业服务。
珠海横琴自贸片区启动社会投资类工程管理创新试点,为社会投资类工程项目施工许可办理实现整体提速,全过程办事手续压缩40%以上,整个报建运作周期缩短40%,企业直接成本可降低3%(按照今年横琴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能够为企业减少成本至少在2亿元以上)。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与批审相结合,为项目方节约至少3个月的审批时间。目前,珠海横琴实际落地200项改革创新措施,其中“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案例荣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粤港澳合作多元化
“广东自贸区挂牌以来,在推动粤港澳深入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很多自主创新的成果。特别是港澳企业到自贸区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广东省自贸办副主任陈广俊说。
围绕深港合作,前海有个“万千百十”目标:到2020年,聚集1万家港资企业,港企规模超过1000亿元,孵化超过100家港资创新型企业,形成10个港企聚集基地。今年前9个月,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外资分别占比93.9%、90.5%。汇丰、港交所、恒生、嘉里、港铁、金银业贸易场等香港优质企业加快入驻,71家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落户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横琴自贸区围绕粤港澳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力度,配合澳门建设“一中心一平台”,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数据显示,港澳投资快速增长,港澳企业数量1105家,其中澳资企业669家,港资企业436家。
今年7月,全国首家内地与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在横琴自贸片区正式开业,来自内地、澳门、香港三地的20多名律师为三地的商事主体提供跨境法律服务,开创了不同法系之间的“United(联合)时代”。珠海市委常委、横琴新区党委书记刘佳说,联营律所的模式出现后,将催生出一批国内外专门提供跨境法律服务的职业律师,保障“走出去”企业的法律权益,并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提供最优越的法治环境。
推动高端产业快速发展
前海的功能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引领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其他专业服务四大产业。今年10月,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全力打造前海深港基金小镇,集聚人才、创新和资本优势,助推金融产业升级发展,目标是成为全国知名的集基金注册、监管、服务和母基金集群为一体的募、投、管、退全方位平台,成为前海与海外基金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基金小镇项目将于2017年7月正式完工,10月正式入驻。目标在3年内引入150间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万亿元。
上个月,南沙自贸区正式迎来了首家期货区域总部“落户”——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华南总部。至此,南沙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资本、货币、外汇、贵金属、期货等多种金融要素、多种资本要素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海通期货的落地将有利于促进总部级金融机构在南沙聚集,对期货、基金、保险、银行等同类型金融机构起到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南沙自贸区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