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临沂大学:把沂蒙精神融入育人体系

    作者:本报记者 周华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王焕全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4日 01版)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充分肯定萌发于这片革命热土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强调“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如何结合教育实践不断发扬光大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成为老区教育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数年来,坚持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办学理念的临沂大学,勤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把沂蒙精神融入学校的教学育人体系,创立、完善了“用政治理论教化人、用文艺作品感染人、用校园文化熏陶人、用文化场馆引导人、用科学研究提升人”的系统化沂蒙精神育人体系。

     

        为使沂蒙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校专门开发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必修课《沂蒙精神与沂蒙红色文化》。为使政治理论课真正产生入脑入心“教化人”的效果,学校成立沂蒙精神与红色文化教研部,全方位统筹自主研发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经过几年努力,《沂蒙精神与沂蒙红色文化》课程已开发出《案例教学——沂蒙精神代代传》《研究教学——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拓展教学——基于沂蒙精神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配套教材,并成为临沂大学最有活力、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这门课程之所以被大三学生刘标和韩旭称为“特别喜欢”的课,与教学科研团队坚守的一个理念分不开。沂蒙精神与红色文化教研部主任孙海英主张,要真正实现沂蒙精神内化于心,不能单纯采取课堂灌输、说教的方式,必须把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基地、讲授与寻访结合起来,要以自读、讲授、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翻转课堂、网络微课、才艺技能展示、实地调研、公益活动等立体化教学方式,让这门课活起来、丰满起来。每个周末,临沂市的4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会迎来临大的学生,来的同学“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因为他们必须完成撰写一篇基地考察报告的“作业”。学校每年都分批组织师生去农村、工厂、社区调研,参与生产劳动,感受老区的新气象和新变化。学生李如林说,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他们与老区劳动者的感情,而且令沂蒙精神变得可感可触,“沂蒙精神如果只有理论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身体力行参与到实践中来,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沂蒙精神的伟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曾长期驻扎在沂蒙山区。沂蒙根据地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涌现出红嫂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临沂大学把沂蒙人民拥党拥军、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搬上舞台,全部由学校音乐、舞蹈、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沂蒙精神乐舞三部曲”——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畅想》、大型歌舞《沂蒙印象》、大型现代情景剧《沂蒙情深》,不仅成为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必选项目,而且成为常演不衰的大学文化品牌,获山东省政府文化项目最高嘉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沂蒙畅想》被教育部指定为“高雅文化进校园”巡演项目。

     

        凡是来过临沂大学的客人,对这所大学留下的第一眼印象普遍是:不仅单体面积全国最大、现代时尚,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徜徉在6000余亩的敞亮校园,红色主题的雕塑错落有致分布各处,悠扬的沂蒙山小调不时飘到耳边,道路和楼群都以临沂籍历史名人或曾在临沂战斗的英烈命名,几乎无处不在的红色和地域文化气息芬芳袭人。展示沂蒙精神诞生、形成、发展历程和一代代临大人弘扬沂蒙精神艰辛办学历史的红色馆,收藏、展示400多件诞生、传承于沂蒙地区的红色文物、作品的全国高校唯一一所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全国高校收集革命历史题材资料最多的专题馆之一、收集有近4万册革命题材纸质图书的红色资料收藏馆,不仅默默发挥着“以文化场馆引导人”的功能,成为学校用沂蒙精神育人的重要文化载体,而且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和查询资料者。

     

        临沂大学党委书记李喆介绍,作为沂蒙老区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学校领导班子一直怀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这所大学理所应当在沂蒙精神等革命传统精神的研究、发掘、提升与转化上发挥带动者与牵头者作用。2015年11月,来自沂蒙山、井冈山、宝塔山和西柏坡四个革命老区的四所高校——临沂大学、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首聚临大,邀请国内社科学界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沂蒙精神讲话两周年暨“三山一坡”高校弘扬革命精神研讨会,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批示肯定,希望各学校“继承弘扬‘三山一坡’精神办好高校、培养优秀人才”;今年11月2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沂蒙精神讲话三周年之际,学校又专门召开座谈会,就深入落实讲话精神、深化用沂蒙精神育人工作进行总结和研讨。学校沂蒙文化研究院等多个研究机构,常年坚持对沂蒙精神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被确定为山东省红色文化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组建了以苑朋欣教授为带头人的专家团队,不仅深度参与到临沂市沂蒙精神纪念馆、抗日民主政权纪念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的建设工作中,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收集了大量素材资料。按照“挖掘和弘扬沂蒙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应该放眼全国”的研究思路,近年来临沂大学以沂蒙精神为研究对象,不断推进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和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临沂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占仁介绍说,沂蒙精神全方位融入教学、育人、科研体系,实实在在转化为学校的教学、育人和科研能力。三年来,学校在科研上快速发展: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连年成倍增长,两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位老师获评“泰山学者”,两项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杂志刊发。全校不断涌现全国道德模范、新世纪中华二十四孝、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优秀青年学生,毕业生因口口相传的“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肯定。

     

        (本报记者 周华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王焕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