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说】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作为这项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断强化严以修身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是高校领导干部投身教育事业的必修课。
从内功做起
深怀忠诚之心。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事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民的,因此,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领导干部忠诚教育事业的题中之意。这三者高度一致,同理同源。高校每一项功能的发挥和延续,都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参与,师生是学校叙事的主角。高校领导干部的忠诚之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要忠于师生信赖和重托,情系师生,把师生利益和关切装在心里、扛在肩上,“言忠信、行笃敬”,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必须忠于自身岗位职责,爱岗敬业,要端正立业态度,要尊重规律,把办好学校、立德树人作为毕生追求,倾注全部精力和热情。
恪守育人之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立德树人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高校领导干部作为学校发展的谋划者、引领者,要彰显育人情怀,以学生为中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校处处彰明,时时牢记,人人践行。要做好立德树人,高校领导干部要敢担责、善谋划、作师表,恪守育人之德。
勇担育人之责。培育当代大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这种抱负的培育,归根结底要靠全校教职工的育人工作来实现,作为育人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要勇担育人之责。要强化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能力,凸显魄力,增强毅力;要直面问题,补足短板,改进效果,持续抓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大课题;要强化依法治校,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严习修己之功。修身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高校领导干部的严以修身,从对自身的要求来讲就是要长学识、养正气、转作风、守清廉,严格修身修心修为。
甘为育人之师。习总书记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标准,这无疑也是高校领导干部的基本遵循。恪守育人之德,从领导干部自身来讲要甘为育人之师。要守住师德高地,守住师德底线;要眼中看着学生,心中装着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心学生,成为和蔼可亲的师长;要自觉弘扬严谨笃实、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师德风尚;要注重德的践行,操守志趣要追求高洁,崇尚君子之风,讲求诚信,团结友爱,自觉抵制奢靡功利、冷漠失信、粗暴低俗等不良风气。
不断学习勇于突破
善谋育人之策。所谓“善谋者胜、远谋者兴。”恪守育人之德,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善谋育人之策。高校领导干部要密切结合自身实际,尊重规律,立足问题,抓住影响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积极应对现代技术挑战,引导学生增长智慧,增强鉴别力。要贯彻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在学科专业设立、课程设置、教材体系、科研管理中统筹谋划,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育人的场能。要通过科学的设计,形成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抓得住、行得通。
涵养学识的功夫。“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高校领导干部的工作场所是学术圣殿,是精神高地。要做好修己功夫,关键是要在提高涵养学识上经年求索,要重点关照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育理论涵养,其次是学科专业知识,再次是管理学识积累,高校领导干部从事的是管理工作,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因此,高校领导干部不但要懂管理的规律,还要有管理的理念和技巧。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对业务的谙熟、规律的掌握、政策的驾驭。
务实创新的功夫。学校办学有规律可循,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都有内在发展逻辑,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急躁不得,冒进不得,想当然不得,必须立足于细致的调研,脚踏实地,咬住青山不放松,这是务实的功夫。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的阶段,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至,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崇尚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整合学校创新资源,积极转化创新成果。要不断打破束缚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培养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发展能力,营造全员创新的文化氛围。
弘扬正气的功夫。正所谓“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高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成为弘扬正气的典范,引领打样,带动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助力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形成。对正义敢于坚持和弘扬,对邪曲敢于批评和鞭挞。
清廉自守的功夫。“欲言教于人,乃应先律己”。廉洁是中央对全党的要求,是合格党员的底线标准,高校领导干部作为党领导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坚定遵章守纪的底线。高校领导干部的清廉自守,应来自价值观的判断自觉而为之,要有“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和处世态度。要看好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清廉成为常态和习惯,成为能力和修养,要能“清心”自正,“慎独”自守。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本文系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