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技术大于艺术了吗

    作者:朱传欣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1日 14版)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强档推荐】

     

        暌违四年,李安带着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中国观众见面了。由于第一次使用120帧/4K/3D的技术摄制,影片上映前已吊足了业界和观众的胃口,甚至被预言为“改写电影史的作品”,但在美国纽约电影节首映时,收到的评价却不如预期。该片究竟是一次技术大于艺术的失败尝试,还是电影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国德州的年轻士兵比利·林恩营救班长维吉尔·布雷姆的过程,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这段视频经由大众传媒扩散,使林恩和他所在的B班成为全美民众心中的英雄。在回国安葬布雷姆的假期中,B班成员受邀参加感恩节当天的橄榄球比赛,并在中场休息时担当表演嘉宾。这本应是林恩和战友们最荣耀的一天,却成了他们最糟糕的一天,而这又不过是大多数美国人寻常的一天。这就是导演李安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为我们讲述的故事。

     

        李安向来声调不高、语言平实,却自有一份力量。相比于多数英雄主义视角的战争题材影片,这部电影处处反着来——它质疑战争中是否存在“英雄”以及我们是否需要“英雄”。李安并未将视角局限在战争,而是进一步逼问社会。当林恩回到美国,发现暴力因子在这个所谓的自由国度和文明社会随处可见。挂在墙上的牛头、随身携带的枪支、轰然的焰火、制止打斗的枪声……这些美国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在经历过战场洗礼而“感官全开”的林恩眼中被放大。于是,本应习惯的军人无法适应尚武的文化,本应受到的礼遇统统变为误解与冲突,本应回归的家园成了遍布危险的战场。林恩意识到,在这里,“英雄”只是一个任人消费的符号,真正的英雄在于超越自己。曾纠结于要不要回到战场的林恩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李安也完成了他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反思。这部电影介入到美国精神的核心层面,叩问这个支撑和连接美国各个社会阶层的“基石”,也审视着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价值观分野。

     

        帧数,关系到视频播放的流畅度。在相同的时间里,显示的帧数越多,画面的流畅度越高。《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大大超越了以往3D电影所使用的24帧率,画面更加流畅、清晰、真实。这种震撼的观感被观众比喻为高度近视的人第一次戴上眼镜——幕布仿佛从眼前消失,电影中的世界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感官全开”的不仅是战场上的士兵,也是影院中的观众。尤其是橄榄球赛中场表演和战场交火两场戏,令人沉浸其中、身临其境。为了营造这种观影体验,李安的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采用120帧率的技术绝不仅仅是换台新摄影机那么简单,从景别到运动,从化妆到置景,从台词到肢体,从剪接到放映,电影工艺发生了全方位、颠覆性的改变,以至于导演将这一过程称为“重新学习走路”。这一次,李安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新的影片,更是一种新的电影技术、电影介质。

     

        在人们以往的经验中,3D效果似乎更适用于《谍影重重》式的动作片或《阿凡达》式的科幻片,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大场面和动作戏却少得可怜,李安用这种当前最尖端的电影技术记录了美国人的普通一天,给人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这是技术先行的无奈选择。若用120帧率拍摄动作场面或科幻世界,对拍摄技术的要求过高,目前尚无法实现。影片中,李安大量使用近景或特写去凝视角色的面部表情,诸如伊拉克小男孩眼神中的仇恨、奏国歌时林恩脸颊上滑落的热泪、临终前布雷姆嘴角的欣慰……观众可以更清晰地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情感波澜。还好,虽然题材选择为技术所迫,李安并没有被120帧率的技术束缚住艺术创作的手脚,更是难得地将一度热衷于营造奇幻世界的3D技术呈现拉回到了现实的语境当中。

     

        然而,李安讲述的真的只是一个现实故事吗?不应忽视的是,这部影片的一个叙事线索是“经纪人四处拉投资,要把B班的故事拍成电影”。尽管影片中的电影计划没能实现,但现实中讲述B班故事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却实实在在地拍了出来,就像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度后把两头粘接起来,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莫比乌斯环”式的神奇结构,使它在结束放映的一瞬间超越了现实维度,迸发出寓言和传奇的诗意色彩。正如在单一平面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在莫比乌斯环上得到解决一样,这部“史上视效最清晰”的电影回答了从卢米埃尔和梅里爱时代便开始争论的话题——电影应该摹写现实还是制造梦境?其实,任何伟大的电影都是现实和梦境的统一:当你身处其中,它是真切的现实;当你抽身其外,它是清晰的梦境。李安正是用这部作品奋力宣示着电影之为电影的本质所在,即超越其他任何媒介的真实感和造梦感。从这一点上看,该片对整个电影艺术发展的象征意义,已超越了单个影片本身。而面对该片上映后所引发的种种争议,我们不妨把它视为电影史的一次中场休息。在急速狂飙的资本市场,电影人正需要一次这样的停顿,去思考电影艺术的未来走向和自己踏上电影之路的意义。下半场比赛就要开始了,希望大家能如林恩一样,在繁华尽处依然能找到前行的力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