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言】
最近,一个中国的唐氏综合征宝宝成了“网络红人”。她4岁多了,一直不会说话,呆滞木讷。今年1月她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后,得到了悉心的照顾,4个哥哥姐姐成了她的好伙伴,妈妈每天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送到幼儿园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她变成了一个爱美爱笑的时尚小姑娘。镜头前她明媚的笑脸打动了全世界!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同一个孩子在短短半年时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环境!孩子生活成长的环境,是变化的根本原因。在美国她完全融入了一个开放自由平等接纳的环境,不认为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同,其他人也没有对她另眼看待。源于内心的自信让她的笑容灿烂动人。
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宣传、政策导向和社会教育多是倾向于认为残疾人是特殊人群,他们需要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学龄前被深藏于家庭,秘不示人,从学龄起他们就被集中到特殊教育学校,在封闭的环境里接受特殊教育。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成长环境使孩子缺少与同龄孩子交往的机会,缺少同伴玩耍交流,缺少同龄人的认同,内心封闭,了解社会的视野受到局限,潜能难于被发现。他们成年以后往往在社交、就业等方面存在很多障碍,这是极不利于他们成长的。
总结分析国际国内经验教训,我们认为“融合”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突破点。融合应该从教育开始。但是目前我国在很多地方,残疾孩子入园难、入学难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老师不知道残疾孩子应该怎么照顾、怎么培养,有畏难情绪;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也不愿或不敢接收残疾孩子。有的残疾孩子的家长不敢把孩子送到学校,怕受欺负;有的家长不愿意接受残疾儿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
融合教育是最基础的融合,是残疾人走向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的起步渠道,是每个人从孩提时期就应接受的生命教育的必经之路。融合教育是在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所有的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就读,学校应该使包括但不限于残疾儿童在内的具有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
儿童眼中的伙伴原本没有残健之别,对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接纳和包容、关心和帮助是顺其自然的日常行为。残疾现象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生命是多种形态的,而每一种形态都可以完美无瑕。在实践中,人大附中的孩子们说:“与残疾同学在一起,我觉得不是我帮助他,而是他在教育我。他让我知道,我应该怎样对待我的伙伴,怎样对待我所拥有的一切,怎样面对挑战,战胜困难,实现更加完美的自我!”
融合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挖掘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特长和精神特质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教学观。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没有残健之分,教师并无普特之别。特殊教育的方法是所有师资培养过程中的必修课,是从教必须学习、掌握的技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学生没有老师、老师不懂怎么接触残疾孩子的问题,也解决了长期呼吁却无解的特教老师待遇低、没出路、没前途的问题。对残疾孩子也要有一套评估体系,对每个孩子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等做出评估,确定科学的康复和培养方案,做到一人一案,精准施教。
融合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长、学校、教育者、教育管理者、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建设。接收残疾学生的学校应该设立资源教室,为有需求的孩子提供支持。资源教室是集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技术和辅助器具等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可为各种有需求的学生,包括身体健康的孩子提供心理辅导、个别化教育计划、康复训练等多种服务。心理辅导师、康复指导师、语言治疗师和社工等相关人员,不一定是学校老师,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社会化方式解决。他们可以为有需求的孩子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服务,实现医教结合、医康结合、社教结合。
残疾是人类多样性的自然表现,残疾学生也是普通学生多样性的自然组成。只要我们在制度设计上有正确的方向,残疾儿童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接受的教育就会越来越适合他成长的需要。坚持发展融合教育,尽最大可能让残疾儿童和其他孩子坐在同一间教室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在整体环境和功能的改善上,为残疾人接受融合教育、顺利融入社会创造条件。我们相信,随着社会认识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辅助器具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障碍会越来越少,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的障碍会越来越少。融合教育将迎来更大的舞台。我们呼吁所有的学校向残疾孩子敞开大门,维护和保障宪法赋予残疾儿童应有的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常委、民进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