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当地时间14日0时2分,新西兰南岛中北部地区发生地震。据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确定,本次地震震级为里氏7.5级,震源深度15公里。地震随后引发了小规模的海啸以及上百次余震,首都惠灵顿及南岛第一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市均震感强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14日发表电视讲话,确认至少有两人在地震中遇难,目前无法确认是否有更多人员伤亡,将进一步评估地震造成的影响。他同时呼吁民众保持冷静,听从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建议。
记者注意到,本次地震后,主要受灾地区社会秩序井然,民众并未出现过度恐慌情绪,也没有发生大规模建筑物倒塌受损的情况。强震后的低伤亡率、低破坏率,主要得益于新西兰政府针对地震的有效防范措施。
众所周知,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全国每年平均约发生上万次震级不等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就能达到约100次,惠灵顿一直被当地人形容为“风多、雨多、地震多”的“三多型城市”。频繁的地震给新西兰带来巨大灾难,历史上多次大地震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痛定思痛之后,新西兰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起,逐步完善地震及海啸的预警机制,并不断改进震后救援方式。新西兰政府专门设立民防部,负责处理各类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援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中也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
以本次地震为例,新西兰联邦政府和震区地方政府在震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站、手机短信以及社区志愿者等各种方式,发布了海啸预警,呼吁居住在南岛和北岛东海岸的居民尽快向邻近海拔较高区域转移。即便是正在开车途中的驾驶员,也可以通过各个路口的电子大屏幕以及车载广播等途径,接收到海啸预警信息。与此同时,有关部门立刻开放地势较高地区的体育场馆、学校礼堂等公共场所,供民众休息,并确保饮水、食品、御寒衣物的供应。
在不断细化和完善防灾机制的同时,新西兰也不遗余力地开展全民防灾教育。新西兰每一所中小学都担负着防灾教育的责任,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都会向孩子们讲解地震发生时的主要注意事项,包括如何选择藏身场所、如何拨打援助电话、一旦被困如何利用周围食物维持生命等。除此以外,还会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地震纪念馆、科技馆等进行实地学习,有时还会要求家长同行,一家人共同学习自救和互救的有关技能。例如,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就专门设有“地震屋”等一系列关于地震防护的展示厅,常年向民众开放,这里也经常成为各学校的“第二课堂”。
其实,在新西兰,防灾教育绝非仅仅局限于中小学生,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定期接受。民防部负责印制和发放预防灾害及灾后自救的宣传册,并保证民众人手一册。此外,各级政府还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每年举行一到两次的全民防灾演练,以增强民众的现场感受和救护能力。近年来,新西兰政府还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化平台,向民众提供更多的防灾信息,大家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来查询本地的地震频次、强度,获悉政府新出台的防灾救护措施等等。可以说,强化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民众在地震发生后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多年以来一直是新西兰历届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
全国约400万人口的新西兰,除了惠灵顿和奥克兰两大城市之外,其他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震的杀伤力。另外,新西兰民众历来习惯居住于平房,高层公寓式楼房在新西兰并不多见,而且政府一直倡导民众使用轻型木结构的房屋,因为这样的房屋具备更好的抗震能力。大城市的高层写字楼、政府办公楼、大型桥梁、机场车站等建筑物,在施工阶段就会设置减震和避震装置。
(本报堪培拉11月14日电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李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