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特点

    作者:姜玉齐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2日 11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社会嬗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竞争,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日益成熟理性地对待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时期,中共对待主要社会思潮呈现出四个鲜明特点:

     

        第一,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缺乏实践经验,在理论上尚不成熟,对其他思潮持排斥的态度。如对三民主义,陈独秀于1922年4月指出:“(一)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之宗旨及所据之基础不同;(二)国民党……政策和共产主义太不相容。”(《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又如对待自由主义,中共于1922年6月在《第一次对于时局的声明》中指出:“你们这种妥协的和平主义,小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乃是我们所应该排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认识到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必要,特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中共对于其他思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如对三民主义一度评价过高,李大钊认为“中山主义者也就是列宁主义者”,恽代英认为三民主义“是要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对自由主义,陈独秀于1923年7月在《思想革命上的联合战线》中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在扫荡封建宗法思想的革命战线上,实有联合之必要”。1927年后中共对待其他思潮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如全盘否定三民主义,瞿秋白在1931年11月指出:“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和孙文的民生主义,就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布尔塞维克》第4卷,第9期)否定自由主义,192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双十”宣传提纲》指出:“民族改良主义是帮助帝国主义进攻的工具。”(《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第649页)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共对社会思潮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在抗战时期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承认‘三民主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承认‘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9页);中共还区别了真假、新旧三民主义,辨析了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并在继承吸收三民主义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时我们党指出自由主义在抵抗日寇、发展民主上有进步性,要团结争取自由主义者。

     

        第二,本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竞争,由于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检验一切社会思潮的试金石,所以某种思潮能否取得“文化领导权”,就要接受历史和人民最严格的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在对待社会思潮中注重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如在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论战中,针对叶青“取消马列主义,鼓吹‘一个主义’”的错误论调,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指出马列主义“是‘收起’不得的,一收起,中国就会亡国”。王稼祥也指出:“任何企图证明只有三民主义适合中国,而马克思列宁主义不适合于中国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反动的。”(王稼祥:《关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解放》第86期)针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宣扬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反动论调,中国共产党给予强力批驳。1943年7月18日《解放日报》社论指出:“这本‘经典’的中心思想,一句话说完,就是要在两年内解决中国共产党,以便实行法西斯主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第275页)

     

        第三,前提是把握具体的革命环境。社会思潮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待社会思潮的态度也随着革命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成立初期,中共从残酷的斗争现实中认识到面对凶残的敌人,没有同盟者,无法完成革命的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实现合作,所以大革命时期中共拥护三民主义,而此时自由主义者也在我们的团结之列。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关头,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中共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来对待三民主义和自由主义。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完全抛弃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坚持内战与独裁的政策。为了带领人民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命运,中共致力于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对三民主义的言说较少,对自由主义则批判其错误观点,引导其抛弃“中间路线”,接受中共的领导。

     

        第四,目的是回答和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和吸收某些社会思潮的积极因素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革命因素进行了继承与吸收,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阐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党在对社会思潮的批判和斗争、借鉴和吸收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正确回答和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主题。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10020〕成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