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2日 星期三

    透视国考再“升温”

    作者:本报记者 邱玥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2日 08版)

        经历两年短暂“降温”,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回暖”趋势,148.63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查,同比增加9.17万人;最火爆岗位竞争比更是高达9837:1,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另一方面,国考报名仍延续了以往“冷热不均”的现象——有超200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公务员分类改革,成为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的一个关注点。

     

    超148万人过审 “国考热”又回来了吗

     

        距离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厦门大学2016届英语专业毕业生钟晓彤正忙着最后的复习冲刺,“公务员相对稳定,工作轻松,有固定编制,家人都建议我报考”。

     

        钟晓彤只是今年百万“国考大军”中的一员。报名过审人数超148万,最热岗位竞争比刷新历史纪录,是否意味着“国考热”又回来了?

     

        对此,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室主任石凯分析认为,就业是经济社会形势的“晴雨表”。国考报名在连续两年“降温”之后,今年再度“升温”,是经济形势在就业领域的敏感反应。

     

        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至2016年的国家公务员计划招录人数分别为1.6万余人、1.8万余人、2万余人、1.9万余人、2.2万余人、2.7万余人。2017年国考共有120多个部门申报了27061个录用计划。

     

        “公务员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国考及各地省考,每年全国新入职的公务员在20万人左右。”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薪酬稳定、升职空间明确,具备不少民营企业没有的优势,再加上传统思想的主导,催生了“考公热”。

     

        钟晓彤认为,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就业观日趋多元,公务员是“铁饭碗”的传统观念正逐渐弱化,“但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同时发展空间、薪酬预期比较好的岗位,报考公务员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项”。

     

    最热职位“万里挑一” 仍有超200个职位无人问津

     

        据统计,截至报名结束前半小时,2017年国考报名最热职位为“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竞争比为9837:1,超过2013年国考“国家统计局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一职的9411:1。

     

        记者查询“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招录条件时发现,该职位所在部门属中央党群机关,且招考条件相对宽泛,除要求本科学历和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外,几乎没有其余要求。

     

        据统计,截至报名结束前半小时,共有53个职位超过千人报考,有135个职位竞争比超过500:1,其中竞争比过千的职位共计11个。

     

        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对比是:截至报名结束前半小时,仍有233个职位无人过审。

     

        据分析,在这233个无人通过审核的职位中,71%的职位来自县(区)级及以下,仅有4%的职位来自中央和省级;其中,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级及以下)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分别占94个和126个职位。

     

        记者梳理发现,近5年来,无人通过审核的职位主要来自气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2017年国考无人通过审核职位最多的部门为气象部门,这些职位大多在西部偏远地区,且招录专业较为单一。

     

        对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回应称,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现象,“有些职位之所以报名人数比较集中,主要是因为这些职位的学历、专业或者工作经历等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泛,考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大家都想去更好的单位,从职业选择角度看,报考有冷有热属正常现象。”竹立家说,工作待遇、晋升空间、工作生活条件是考生选择职位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加快推进公务员改革 解决基层招人留人难

     

        针对一些艰苦边远地区岗位吸引力欠缺的问题,2017年国考在招考门槛上,在学历、专业限制、工作经历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并且有些职位还允许拿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招收本地人员或本地生源,以解决招人难和留人难的问题。

     

        “工资待遇水平不高和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是当前基层公务员招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两个关键原因,导致日益增长的一线工作需要与日趋严重的基层公务员队伍短缺之间矛盾突出。尤其是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差、风险责任高等岗位,更是如此。”石凯指出。

     

        除了降低招录门槛,专家普遍建议,从根本上看,要尽快推进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制度,在包括薪酬、晋升、艰苦岗位补贴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倾斜力度。

     

        专家提出,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可以走“行政执法员、主办、高级主办和督办”这条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发展通道,少部分基层公务员可以走“专业技术员、主管、高级主管和总监”这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发展通道,从而不用像以前一样千军万马挤“办事员、科员、科级、处级等”这条“官道”,改变过去单一的职务晋升通道。

     

        石凯建议,根据一些岗位工作繁重性、危险性和不规律性的特点,可设置不同类别的岗位津贴补贴,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水平,“这样既能较好解决基层公务员‘位子’问题,又能较合理解决他们的‘票子’问题”。

     

        (本报记者 邱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