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红色故里谱新篇

    ——云南寻甸县“一村一品”扶贫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刘坤 张勇 周官正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0日 01版)
    寻甸县柯渡镇村民在包装刚采摘好的非洲菊。本报记者 周官正摄/光明图片

        【长征路·新故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曾两次路经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留下光辉足迹。近日,记者走进寻甸,感悟那里代代相传的长征精神,记录其扶贫攻坚的新华章。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里,画板上一个手持镰刀的小女孩儿尤为引人注目。“小女孩儿叫肖粉香,1922年出生。”寻甸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马媛琳说,红军攻打寻甸县城时,县长李荆石见势不妙,只身外逃,躲进南钟街李甫德的家畜圈里,被肖粉香撞见,之后肖粉香带领红军成功抓捕了李荆石。

     

        两个月后,卷土重来的国民党逮捕了年仅13岁的肖粉香,并将其枪杀于寻甸县城东门外的马桑棵。“她有良知、有觉悟,恩怨分明、敢作敢为,被誉为当地的‘刘胡兰’,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寻甸人。”马媛琳说。

     

        如今,在这片红色故土上,长征精神和肖粉香的人格魅力依然在延续,敢作敢为的寻甸人正吹起号角,打响脱贫攻坚战。

     

        金秋时节,在寻甸县新村产业扶贫示范区花卉种植基地里,满眼都是鲜红和金黄的非洲菊,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花香。49岁的上村村民张美兰在这里从事花卉包装工作。“我不识字,以前只靠种地,收入很少,在这里每天工作8小时,年收入能达1万多元,可以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张美兰说。

     

        据新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马东泽介绍,新村产业扶贫示范区包含坝区蔬菜花卉种植区、半山区水稻种植区等,占地2000余亩。目前,新村通过坝区现代大棚的建设,给当地农户带来200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300余人,其中受益贫困人口180人。

     

        在寻甸县,像新村产业扶贫示范区这样的基地还有很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打造一村一个品牌,一村一个特色产业,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马媛琳说。

     

        循着历史遗迹,记者来到了寻甸县先锋镇六甲地区。马媛琳介绍,1936年4月4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六军团进入寻甸县,准备抢渡金沙江北上抗日。为打破滇军阻击的阴谋,部分红军从柯渡等地返回六甲,利用当地岩高谷深的地势,阻击滇军。“六甲之战共歼敌400人,红军伤亡200余人,掩护了主力部队,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的阴谋。”

     

        沿着六甲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抬头望去,屹立在前方的六甲之战纪念碑仿佛正在诉说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激战。碑上刻有毛泽东同志所书的“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9个红色大字,基座四面刻有当年牺牲的红军战士名录。“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些年轻的战士,为了革命,甘洒热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马媛琳告诉记者,目前,先锋镇也正在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今年5月,先锋镇打磨箐村村委会组织当地贫困户进行蚂蚱养殖。“害虫也能变黄金。”村民雷平洪在自家蚂蚱大棚里笑着说,“高蛋白,低脂肪,小小的蚂蚱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其后期加工制成的药品、化妆品也广受欢迎。”

     

        峥嵘岁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片热土上走过;如今,通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故里正在焕发新颜。(本报记者 刘 坤 张 勇 周官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