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林业大学一年半内劝退49名学生的消息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据悉,该校在2014年下半学年劝退了18名学生,2015学年劝退了31名学生。而在2016年上半学年,该校又劝退了18名学生。
南京林业大学的做法让“从严治校”成为热议话题。对于“劝退”,各方说法不一。有人说,如此严苛不免有些小题大做。也有人认为,建立淘汰机制才能保障高校教育质量。“劝退”的意义是什么?又该如何看待它?
“劝退”亮起学业警示灯
“从前只有期末考试前,自习室的座位才会紧张。现在一到周末,自习室就人满为患。”南京林业大学大四学生李箐说,自从学校开始因为“挂科”劝退学生后,同学们的学习就告别了“考前突击”。
2014年秋,一份《本科学生学业警示及帮扶办法(试行)》发到了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的手中。《办法》提出了对学生学业加强管理的“警示制度”,规定要对挂科、修不满学分者作出“学业警示”处理。学业警示根据轻重程度分为三种:黄色警示、橙色警示和红色警示。受到“黄色警示”的学生将有老师专门帮助;受到“橙色警示”的学生,编入下一年级学习,但“橙色警示”不得超过两次,否则做退学处理;受到“红色警示”的学生,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作退学处理。
“警示只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步。在被劝退后,学生仍有‘复活’机会。他们可以向学校申请一次试读,试读期满后,符合要求的可以申请恢复学籍。”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闵永军说,警示制度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业问题,并帮助学生顺利毕业。闵永军告诉记者,自新规实行以来,学生们的成绩得到了提升。“今年上半年的挂科率只有5.06%,远低于2011年的17%。”
淘汰机制防止“混日子”
其实,“劝退”早已不是新鲜事,南京林业大学也非个例。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就明确规定: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退学。2013年山东大学就曾对97名学生作出劝退决定,引起不小争议。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名牌高校每年也有部分学生因学业不合格而被劝退。
“在美国,45%至65%的中学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但大学的毕业率只有57.3%,严苛的管理制度催生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与之相比,中国大学却是‘严进宽出’,几乎所有高校的毕业率都在95%以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建华表示,建立劝退机制很有必要。“南京林业大学的学业警示和劝退机制可以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督促他们充分利用学习时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也认为“劝退”是剂苦口良药。“如果没有督促,孩子在学校很可能‘混日子’。”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新规实行以来,学生的分数记录、警示记录都是经由学院审核、学生签字的,“整个过程是透明开放的,所以没有学生提出过异议,也没听说过有学生家长来理论。”
提升教育质量不能止步于“劝退”
“‘严进严出’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只有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做到从严管理,才能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严进严出’。”东南大学教授仲伟俊说,“比如在教学方面,要定期考核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课程学习方面,要优化大学课程,注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在课程考核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和严格的考核要求来督促学生学习。这需要一整套措施,我们应该考虑的不只是如何劝退学生,而更要考虑如何真正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学质量。”
针对不断出现的大学生被劝退现象,南京晓庄学院教授袁宗金表示,如今的问题是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但这远不是劝退几个学生就能解决的,而应全盘考虑问题。
“调查显示,60%的学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会直接导致学生进校后缺乏学习动力。”袁宗金说,“应该完善招生机制,给学生转专业的机会,避免学生因填报志愿时的盲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同时,校方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业起到督促和帮助作用。”(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申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