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

    要“糖分”更应要“养分”

    作者:楚亚菲 李蕾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0日 14版)
    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剧照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热剧热评】

     

        有人把今年夏天称为“玛丽苏之夏”,包括《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微微一笑很倾城》《旋风少女2》等在内的诸多青春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扎堆上线,抢占银幕荧屏,戳中了一众女性观众的“少女心”。其中,由网络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改编的同名电影和电视剧在相隔短短十天之内先后来袭,更成为一段时间内的舆论热点。尤其是电视剧版《微微一笑很倾城》,以高还原度的剧情、高颜值的主演和萌动的少女情怀,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网络平台的播放量已突破100亿。然而,在一些观众被电视剧中甜到腻人的爱情故事迷得不要不要的时候,另一部分观众却认为该剧糖分过高,养分不足,缺乏真实感和思想深度。那么,从专业的角度看,青春类题材究竟该如何创作呢?

     

        作为一部青春爱情题材的网络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因将某知名大学计算机系学霸系花贝微微与大神校草肖奈从网络游戏里相识,在现实生活中相恋的爱情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满足了读者对校园生活和浪漫爱情的美好幻想而吸粉无数。所以,当小说翻拍电视剧的消息一出,立刻在粉丝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但与当下很多IP作品因“神改编”或“不还原”而广受原著粉丝诟病的情况不同,该剧播出以来不仅获得了很多原著粉丝的赞许,还招来了不少“路人”观众的喜爱,这种现象实属罕见。

     

        仔细分析其成功原因,首先是因为该剧没有以往青春题材常见的堕胎、车祸、出轨等出格内容,不撒狗血,没有无病呻吟,更不歇斯底里,反而充斥着各种学生情侣相处的有爱细节和校园恋情的经典桥段。比如,一起晨跑、同去自习、看男友的篮球赛、请女友的室友吃饭……创作者将这些真实可信的恋爱日常通过风趣幽默、温馨感人的情节表现出来,使作品充满浪漫氛围,引发观众的集体回忆。其次,该剧还在青春爱情的框架之下,加入了网络游戏元素,运用大量特效营造奇幻的游戏场景,并以真人出演的方式使主人公在游戏与现实之间自由游走。这种打通次元壁的独特构想,不仅使网游玩家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也让非网游玩家看到了网游世界的美好一面,成为电视剧的创新之处。再次,电视剧由原著作者顾漫亲自操刀编剧,高度还原了小说的意境。为了弥补原著篇幅较短、戏剧性不足的缺点,创作者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副线情节,比如曹光与二喜因误会结缘、郝眉与KO之间的友情、肖奈带领的致一科技与真亿科技之间的商战等,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戏剧冲突,使原著并没有多少波澜起伏的单纯爱情故事丰满起来。不仅如此,创作者还邀请既有高颜值、又有粉丝号召力的偶像演员担纲主演,加上清爽的画面、精美的服装、富有现代感的场景,可谓在提高观赏性方面下足了功夫。经由播放平台在网络上的宣传推广和“迷妹”在社交软件上的自发刷屏,该剧的收视和点击率自然水涨船高。

     

        然而,虽然摒弃了以往青春题材的创作套路,力图展现少男少女的元气满满、积极向上,还加入了网游的快意江湖和创业的锐意进取等创新元素,但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里的故事,难道就是大多数人心中真实的青春生活了吗?并不尽然。该剧以青葱校园时代为背景,但不论是剧中装修豪华的高档宿舍,还是能吃上西式早餐、连厨师都是帅哥的大学食堂,不论是男女主角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完美属性,或是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游戏、学习、事业三丰收的超高技能,还是二人登场时旁人如花痴般的夸张表演,都让观众产生一种间离感,很难与自己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男主角在游戏中主动结识女主角,与她结成侠侣,然后两人在线下见面,直接变成男女朋友,从不吵架、没有阻力,每天的日常就是秀恩爱,只得靠各种情景、情绪、姿势不同的吻戏来充当戏剧高潮点——这样的恋爱过程未免太过顺风顺水,也与现实生活的琐碎曲折相去甚远。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这是他们憧憬的生活,但并非触手可及的日常。创作者为了契合观众的白日梦想与避世需求,而以现实题材为框架,用轻松、简单的故事桥段打造了一个游离于现实之上、虚幻美好的梦境,使剧作呈现一种软绵绵、轻飘飘的悬浮之感。

     

        这其实是众多青春爱情题材创作遇到的难题。从《最美的时光》《克拉恋人》《旋风少女》,到《又见王沥川》《致青春》,由于创作格局有限,近年来涌现的青春爱情电视剧或停留在“人人都爱我”的玛丽苏式意淫层面,或纠结于个人得失的想入非非之中,往往以小情小爱为主旨,梦幻唯美当风格,涉及人生思考和社会问题的内容少之又少,在创作思路上陷入了同质性和程式化的窄巷。为此,有人辩解道,“这类悬浮于现实生活之上的青春爱情电视剧其实就是偶像剧,其定义就是为迎合人们内心需求,运用紧凑、浪漫的故事情节,帅气美丽的男女主角为主体进行艺术表演的一种形式。如果在这种以‘造梦’为主要目的的电视剧创作中寻找现实意义,实属苛责。”但所谓的梦境,也不是凭空而生,也需要有现实生活的支撑。由于大多由热门IP改编,缺乏现实的体验和生活的积淀,青春偶像剧往往令观众看了开头就能预测结尾,只得以煽情、猎奇为审美核心,靠男女主角的甜蜜互动来增加看点噱头,长此以往,迟早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年轻一代是在互联网文化的浸润下长大的,他们的审美趣味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新月异,他们对于青春偶像电视剧的需求也早已超越了单纯、梦幻般的爱情故事层面,而更希望看到故事背后真实立体的人物、可感可触的情绪,甚至是能够给他们带来力量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可以预测,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获得较好的市场成绩和社会关注之后,这类青春爱情题材将成为创作热点,会有更多由热门IP改编的偶像剧作品涌现出来。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认识。创作者应不断提高作品的思想厚度和精神涵养,在创作与现实之间、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在养眼和养心之间把握好度,从一味地迎合转为有效的引导,从浅层的娱乐转向深层的思考,为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和艺术引领,为构建健康良性的电视剧市场作出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