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8日 星期六

    守护红军桥八十年

    ——一座桥见证贵州黎平军民鱼水深情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吕慎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8日 01版)
    黎平少寨的红军桥。 本报记者 陈海波摄/光明图片

      【长征路·新故事】

     

      一座用木板搭建、不到一米宽的小桥,过去80多年被大水冲毁了40余次,为什么不干脆建一座石桥?“村民们舍不得拆掉,每次冲毁后又重新修好。”贵州省黎平县高屯镇少寨的吴玉宏告诉记者,这座桥被当地人称作“红军桥”,是他们祖辈和红军共同搭建的桥。

      1934年12月18日,红军在黎平县城召开了长征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决定向遵义方向进军。几天后,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少寨,但被一条70多米宽的河挡住了去路。河上本有一座木桥,但已被国民党军队拆毁。

      为了让红军过河,少寨村民从家里扛来木头、门板,冒着严寒和红军一块儿连夜架桥。“当时村里50多户人家,有30多家把自己的门板给拆了。”吴玉宏向记者转述他祖父的回忆。

      其实,村民起初对红军并不了解。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造谣,村民在红军进村前大都已上山躲避,只留下少数老人守家。红军和这些老人聊天,同他们讲打土豪、分田地、公买公卖等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政策。老人便到山上找到自己的亲人,告诉他们“这次来的军队和以前过境的军队不一样,是穷人自己的队伍”。

      这确实是一支不一样的军队。红军纪律严明,为了不扰民,冬夜睡在村民屋外;还打开地主的粮仓,给贫苦村民分粮食。有一次,一位战士烤红薯时不小心引起了火灾,红军惩罚了战士,还给村民赔偿了损失。

      红军走后,村民们忘不了这支不一样的人民军队,这座木桥成了最好的寄托。他们给它起名“红军桥”,而且在一次一次的修桥中把这种感情传递下去。

      1935年春天,红军桥第一次在大水中被冲毁。吴玉宏的祖父参与了第一次修桥,他经常向吴玉宏提及那次引以为豪的经历:“修桥啦!鸣锣人在村里喊。村里出来几十个人,硬是连夜把桥搭了起来。”此后,守护红军桥成了少寨的一个传统。那熟悉的敲锣声,在几代人的耳畔响起。

      “我17岁的时候,就参与救护红军桥了。”年近七旬的吴锡焰说,每当河水即将漫过桥面,村民便来收桥,把红军桥的木板拆下来,水退后再重新架起来。

      吴玉宏就是现在敲锣的人,听祖父讲红军故事长大的他,成年后不仅参与了每次修桥,还从上一辈人手中接过了铜锣。

      在吴锡焰和吴玉宏的记忆中,有两次一年内三次敲响修桥的锣声,分别是1996年和2005年。一年里被大水冲毁三次,村民连续收桥、修桥三次。“大伙都毫无怨言。”吴锡焰说。村里还定期对红军桥进行维护换新,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如今的红军桥,保持着当初的样子,由数十根圆木搭成杈架,再铺以上百块枋板。为了更好地保护红军桥,也为了村民出门更方便,当地政府已计划在红军桥下游两百米处建一座石桥。

      “即使有了石桥,我们也会经常来红军桥走走。”吴玉宏说。他们知道,大水年年会来,但锣声会代代相传。

      【短评】

    守护的是情谊传承的是精神

      据考证,黎平县少寨村民当年不仅为红军架桥过河,而且还收留了三名因伤掉队的红军战士,替他们隐瞒身份,同吃同住,使他们养好伤后继续追随大部队,其中一名伤势严重的战士甚至待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红军与百姓之间这样的鱼水深情,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很常见。长征过后,八十年护红军桥,八十年守红军墓……这样的故事也有很多。对于那些心系老百姓的红军战士,老百姓以他们最淳朴的方式来回报,他们守护的是与红军连绵不绝的深情,传承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神。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吕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