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融媒】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报社进军“非报产业”,其中比较成功的有浙报传媒收购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两家游戏公司,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打造的“羊城创意产业园”等。当然也有人质疑报社进军“非报产业”是偏离了主业,进而导致难以有效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舆论引导任务,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是彻头彻尾的无稽之谈。
首先,盈利的“非报产业”能够反哺现代传播能力建设。
媒体融合和转型的根本目的都是建立起现代传播能力,前提是通过彻底的互联网转型,建立起用户量多的互联网平台以重建用户连接,而互联网转型又是一个长期的、大投入的过程,这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为基础。正所谓“有钱不一定能够成功转型,但没钱转型是万万不能的”,目前除了极少数由中央财政拨款的中央级报社之外,绝大多数的报社在转型过程中都陷入了两难的困境:短期内主业大幅度下滑甚至陷入亏损,而长期的互联网转型当下又难以获得足够的收入。而要解决这个困境,可行的路径就是通过利用现有资源拓展“非报产业”,建立起新业务支柱来获得足够的支持,从而反哺主业和支持互联网转型,最终达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目的。
2012年,当浙报传媒斥31.9亿元巨资收购边锋和浩方时,很多传统媒体人认为浙报集团不务正业,而到了2015年年底,边锋和浩方贡献了浙报传媒3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45%的净利润,并为浙报集团贡献了几千万的互联网用户,有力地支撑了其互联网转型和舆论引导工作。而“羊城创意产业园”,不仅每年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贡献了过亿元的净利润,而且搬入创意园的集团在创新创业的氛围中也重新焕发了青春,并准备通过孵化和收购等方式实现自身的互联网转型。虽然目前报社“非报产业”的成功实践还不多,但是已有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通过拓展“非报产业”,不仅不会动摇舆论引导的主业,而且会更好地促进主业的发展。
其次,“非报产业”并不是你想发展就发展。由于传统报社在观念、资源、人才等方面的欠缺,不少报社发展“非报产业”不仅没有取得实效,反而陷入了新困局。
其实,“非报产业”的发展既可以平地起高楼,如浙报传媒收购两家游戏公司;也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的“羊城创意产业园”。但有一点成功的共性,那就是具备前瞻性眼光,能够认清行业的发展趋势,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摒弃完全控制的观念而采取合作的方式来扬长避短。比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的“同创汇”采取的合作模式: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参股管理公司,但是每年都能获得最低的保底收入,这样不仅能够引入自身不具有的园区设计和管理等稀缺资源,又能打破传统的体制机制带来的约束。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