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今·地方志的故事】
近日,《海口年鉴(2014)》荣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一等奖,这是海南省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地市级综合年鉴。此前,《海口市年鉴(2011)》在第五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获综合一等奖、框架设计一等奖、条目编写二等奖、装帧设计三等奖。为何《海口年鉴》频频获奖?带着这样的好奇,记者走进海口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采访。
一年一鉴中求变求新
年鉴作为年度资料性文献,集百业为一册,缩一年为一瞬。以《海口年鉴(2015)》为例,该书全面系统、图文并茂地记录了2014年海口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设置34个类目,总计80多万字。从中既可看到当年海口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基本情况和新进展新经验新问题,也可看到市委市政府当年改革创新、改善民生、抗风救灾之举措和成果。
《海口年鉴》从1995年创刊至今,已编至第22部。每年都要出,如何在保持相对固定的框架下让年鉴各有亮点?海口史志办年鉴科科长杜惠珍说,这就要求不断创新,并把创新的理念贯穿在每年年鉴编纂的全过程,从列出大纲到类目条目设置都力求更好更新。
2009年海口史志办开始接手《海口年鉴》编辑工作。2010年就对年鉴的篇目进行了较大改动,采用中小篇的结构,共设置32个类目,还创新性设置了海口十大新闻、数字海口、特色海口等分目。2011年,配合国务院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部署,《海口年鉴》专门设置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类目。2012年、2013年将“民营经济”由分目升格为类目,为日益崛起的民营经济开辟专门席位。2014年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类目中增设了“改革和创新城市社区管理”“城乡统筹”等二级条目。
“这就使年鉴紧密结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既体现社会发展的亮点,又反映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具有时代感和参考价值。”杜惠珍介绍。
一本“工具书”中彰显生态文明
绿意葱茏的万绿园,椰树婆娑、风光旖旎的西海岸……打开《海口年鉴(2014)》,记者发现,在最前面的“图片专辑”类目里,大量精美图片展示了海口城乡优美的生态环境,令人心向往之。在“总述”类目里,《海口年鉴(2014)》设置了“生态文明长效机制建设”条目,详细记载了海口从编制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到推进“绿化宝岛”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在“环境保护”分目中,又通过设置“生态省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23个条目,全面展示了2013年海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海南是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生态环境优良。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精心呵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海口年鉴》作为“工具书”也紧扣这一特点,浓墨重彩地持续记录了海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
年鉴科副科长吴钟宝向记者介绍,2010年的《海口市年鉴》设置了“环境保护”分目,加大反映环境保护工作力度。2012年、2013年又先后设置了“打造绿色慢游城市”“海口绿色崛起”等分目并放在醒目位置。同时,在“配套措施”分目中,每年均有海口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及成就的条目。
一条冷板凳上保持初心
年鉴中的内容来自各行业各部门,每版《海口年鉴》编撰都要跟全市140多个单位打交道,将他们提供的稿件进行加工与修改,最终成为优质书稿。
如何从海量资料中把握重点?“这就需要平时加强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到既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又熟悉市里中心工作。”杜惠珍说。为了收集整理资料,她有一次甚至把别人扔到垃圾桶的材料捡回去,还如获至宝似的。就连在食堂吃饭,看到别的单位在门口发放会议资料,她都能“厚着脸皮”去讨要一份。
年鉴要求短小精悍,枯燥无味的文字常让年鉴编辑们看稿看得头皮发麻。怎样坚持下来?海口史志办的同志纷纷表示,靠的是一颗淡泊宁静的初心。“我们这里很多人常常一干就是三十年,但直到退休都很热爱这份工作。”
文史科59岁的李达文,今年7月在家突发脑溢血。夜里12点救护车送他去医院,躺上救护车上的老李还不忘跟刚赶过来的同事交代:“我负责的那部分稿子已经修改好放在桌上了,你记着交给阿珍,别耽误了今年年鉴的出版!”出院后休息不到一个月,老李不顾大家劝说,就主动到办公室上班,全身心投入工作。
杜惠珍1994年大学毕业就到史志办工作至今。去年9月婆婆去世,为了不影响年鉴出版,她一边操办丧事一边校稿。她说:“年鉴11月份要出版,我要在一个星期内完成80万字稿的校对,就只能在操办丧事间隙抽空看稿。”
正是凭着这份热爱,《海口年鉴》的编辑们耐住了寂寞,坐住了冷板凳,从编目到内容都一丝不苟,哪怕一个数字、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核对,甚至对一句话、一个标题,都要琢磨好几天。“当年鉴出版后受到各单位好评,认为具有参考价值,大家纷纷来单位索取时,就觉得再多的辛苦也值了。”杜惠珍说。
(本报记者 王晓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