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创新实践

    ——吉林省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调研组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7日 10版)
    吉林大学采用多种形式充实“青马”教育内容。资料图片
    长春师范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参与人员情况
    图为长春师范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关注成长沙龙”上,学生与教师就学习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吉林省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为切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为抓手、实践创新为路径,在探讨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方面积累了新经验、走出了新路子。

     

    一、着眼“两个巩固”,把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深入实施“青马工程”的根本任务来抓

     

        吉林省坚持把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找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明确实施“青马工程”职责定位,不断推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汇聚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但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认识模糊,往往从实用主义角度理解政治信仰问题;有的价值观偏移、重实际的价值取向突出,讲究奉献的精神弱化;有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追求个人主义、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等。青年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系好理想信念这枚“人生的扣子”,抓好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十分重要、刻不容缓。目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编辑出版了一系列“青马工程”教材,已基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但是在“进头脑”上还落实不到位,实效性不强。这主要是部分高校抓落实力度不够,效果不理想;部分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包括马列课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仅当作知识传授,还没有把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来。因此,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打通“进头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任重道远。

     

        第二,坚持学习系列讲话,增强“四个意识”。在调研基础上,吉林省进一步明确实施“青马工程”的职责定位,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青马学员学习的核心内容,突出“姓马”“信马”,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实施“青马工程”的根本目的,着力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大学生头脑,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真正弄清楚我们党“从哪里走来、又要到哪里去”,用中国梦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焕发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书写精彩人生。

     

        第三,坚持高位统筹推动,构建培养大格局。吉林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找准了理论武装工作突破口,确定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通过抓党员干部、抓青年学生,带动社会、引领潮流,在抓好党员干部同时,突出大学生薄弱环节,多花心思、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吉林省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作出了深入实施“青马工程”的重要部署。省委将“青马工程”纳入省委常委会和省委党建工作要点,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四项工程”、纳入高校党委“一把手”工程,精心谋划、深入推动,确保取得实效。召开全省实施“四项工程”工作会议,作出专题部署,同时把这项工程作为中宣部“马工程”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深入研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组织推进,着力在“接受”和“共鸣”上下功夫、在政策和导向上做文章、在“融合”和“创新”上找出路,推动形成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新的工作格局。目前在选拔培养、政策扶持、工作指导、资金保障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着眼接受认同,创新多种形式推进“青马工程”

     

        吉林省深入实施“青马工程”,采取“思想引领+实践养成+价值观培育”的培养模式,让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思、有意思的载体体现有意义,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吉林落地生根。

     

        第一,突出思想引领,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化于心上增进认同。通过抓思想引领,以鲜活生动、易于接受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把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进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一是打造《有理讲理》品牌。着眼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着眼于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入脑入心,着眼于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实践创新,吉林省创办了大型全媒体理论宣讲栏目“有理讲理”,报纸版定位是“高手论剑”,倡导大手笔写小文章,主要是对社会上的错误思潮进行有针对性地批驳,用浅显易懂的笔触传递思想的力量,传播真理的声音。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福平同志撰写开栏文章,引起较大反响。《让改革者站在舞台中央》、《“小圈子”害人害己》被人民日报转载。目前已推出26期;电视版定位是“大咖传道”,邀请孙正聿、张维为等理论大家登台亮相,回应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解疑释惑、凝聚共识。遴选全省优秀青马学员现场聆听名家大家的精彩讲解。目前已播出19期;电台版定位是“草根互动”,把基层优秀理论宣讲员、青马学员请进演播室,与专家和听众就一些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直接交流。目前已播出18期;网站的定位是“网军助力”,通过中国吉林网等多种渠道推送,放大节目效应。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多次链接、转载,成为吉林省理论宣传一个重要品牌。《有理讲理》专栏通过各高校校园网、手机客户端、公众微信平台向大学生推送,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离不开、经常热议讨论的话题。

     

        二是坚持青马导师引领。吉林省青马学员培养实行导师制,进行面对面的贴心指导。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引进研究生精英的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培养方法和培训体系。实行特聘教授制度,目前建立了由党政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先进人物等组成的青马导师兼职队伍,形成了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网络导师联动工作机制。出台《深入实施“青马”工程扶持办法》,把青马导师培养纳入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培养计划,纳入省社科基金“马工程”专项扶持计划。扶持青马导师在《社会科学战线》、《长白学刊》等省内重点社科期刊发表理论成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利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吉林大学“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思政课教师和青马导师的培训。邀请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国防大学等知名教授围绕理想信念、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重温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青年人的信仰等内容开展专题讲座,进一步开阔了学员视野。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等重要书目。同时编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丛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丛书》等理论通俗读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阐释其道理中的原理、办法中的方法、思路中的思想,提高教育效果。实行理论导师制定研究课题和培养对象自选课题相结合的“1+1”选题模式,组织学员开展调查研究,提高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开展先进典型巡讲活动。组建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最美教师、吉林好人等先进典型组成的讲师团,在各高校开展巡讲。组织时代楷模金春燮、崔光日和全国道德模范樊桂英、“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张宝艳、秦艳友等先进典型,到各高校作宣讲报告,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在为正能量“点赞”的同时,向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吉林好人看齐,崇尚高尚的道德理想,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感知意义、追求崇高、增进认同。同时注重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典型,发挥引带作用。长春师范大学二期青马学员黄忞利用假期,发挥广电专业的优势,采访抗战老兵,为他们拍摄口述历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光明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黄忞成为2015年度《光明日报》报道的十大典型之一。

     

        四是发挥大学生自学组织引带作用。吉林省大学生自学组织有很好的基础,全省高校各类大学生自学组织有4000多个、20余万名大学生参加,已形成了品牌优势,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吉林省统筹大学生自学组织和“青马工程”学习资源、同步推进、综合施策,将自学组织、“青马工程”工作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测评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学习经历作为加入党组织的重要考核指标、活动经费纳入学校财政预算,合力打造全省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特色亮点。吉林大学M·M研究会、青年文化书院等大学自学组织办得风生水起。延边大学自学组织成员梁钧添,毕业后担任了通榆县瞻榆镇向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担任“四自学习小组”组长,由于工作出色,被任命为通榆县乌兰镇党委组织委员。

     

        第二,突出实践养成,在参与式体验式教育中体会认同。吉林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在主题教育中养成人生信仰。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勤奋学习、创新创业。开展吉林历史文化、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方面调研,引导学员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现实意义,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吉林的生动实践。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依托一汽、长客、长春光机所和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实践基地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情省情教育。组织学员到井冈山干部学院、东北抗联干部学院进行培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亲身体会井冈山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的感召作用。组织学员赴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和“东北沦陷史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唤起红色记忆,让学员感受信仰和真理的力量。

     

        二是在志愿服务中养成责任担当。开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员深入了解国情省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吉林大学研究生志愿者服务团与长春市朝阳区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的“暖于心、践于行”大型公益活动,关注自闭症儿童、患重大疾病儿童和家庭贫困儿童,开展医疗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疏导,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孩子家长的好评。东北师范大学青马学员带着研究课题,与当地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探索解决土地产权纠纷、农民精神生活与信仰缺失、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吉林艺术学院组织100多名青马学员定期到吉林省孤儿学校支教,教学生美术、乐器、书法、舞蹈等课程。

     

        三是在网络平台中养成学习兴趣。吉林省积极探索“互联网+理论教育”的新方式,打造“指尖上的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新媒体有效融合,搭建读字、读图、影像于一体的立体网络课堂,成为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由自在交流”的时尚交流平台。聚合全省高校校园网资源,相继建立了省重点新闻网站和校园网“青马工程”专题网页、QQ群、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青马达人评选活动,利用网络微视频、网络互动社区和“朋友圈”“好友圈”,实现理论资源共享、促进互动交流,收到了很好效果。开展青马导师网上“精彩一课”评选活动和“我最喜爱的青马导师”网络寻访活动,吸引一大批骨干教师开展网上理论学习教育。

     

        第三,突出价值观培育,在用核心价值凝聚思想共识中接受认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一是在专题宣讲中培育核心价值观。推动“有理讲理”理论宣传节目和长白山讲坛走进校园、覆盖大学生群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讲,邀请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胡维革教授等有关专家赴高校做报告。向大学生赠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西式民主怎么了》和《百年潮中国梦》光盘等学习资料。同时利用电子显示屏、橱窗和校园报刊、广播、电视台、网站等阵地进行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扩大影响,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大学生。

     

        二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道德责任感。通过“国学大讲堂”进校园,在大学生中开展品读经典、传授经典、践行经典系列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经典在大学生中传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理想。以典型人物现身说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邀请吉林省道德模范和“吉林好人·最美教师”等典型人物,走进青马学员中“现身说法”,让他们从榜样身上感受道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从感动到践行。

     

        三是在实践锻炼中培育价值判断力。安排学员到党委机关和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实习锻炼,实习期为2至3个月。通过锻炼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讲好校园故事、唱好校园好声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马学员中有50%以上加入了党组织,83.5%获得了各级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在高校形成了“人人知道青马,人人关心青马,人人争取加入青马”的育人氛围,达到了“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届学生”的实际效果。一些优秀的理论骨干荣获全国“实践之星”、省市“十佳大学生”“吉林好人”等荣誉称号。吉林省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批示肯定,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引起了较好反响。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吉林省抓“青马工程”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深入总结把握,不断丰富“青马工程”的时代内涵

     

        青年时期接受理论教育决定其一生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青马工程”深刻把握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培养了一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对党绝对忠诚政治品格的大学生骨干。实施好这一工程对于抓好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一,必须抓住根本,突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核心任务。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任务。确立怎样的理想信念,选择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习、为什么信仰献身、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吉林省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就是要着力破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应该信仰什么,不应该信仰什么”的根本问题,并逐步使之打造成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的“举旗”工程、“铸魂”工程和思想政治引领工程。姓“马”容易、信“马”难,实施“青马工程”不是一般的理论学习,而是要加强理想信仰教育,树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永远紧跟党走,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二,必须创新方式方法,让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思、有意思的载体体现有意义。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效果不理想,关键是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够。实践创新是吉林省深入实施“青马工程”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大力推动实践创新,就是要让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思,有意思的载体体现有意义。所谓有意义的东西,就是我们所坚持的基本理论、倡导的核心价值、推行的政治主张;所谓有意思的载体,就是运用符合潮流、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方式方法,提高传播能力。着眼传播力不够问题,策划并推出理论宣传品牌《有理讲理》专栏,搭建“青马工程”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全媒体推送,把大学生吸引过来、让他们参与进来。着眼“接受”“共鸣”,积极回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针对当前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创新理论话语系统、改进表达方式,用大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话语传递思想力量。着眼体验式教育,把社会实践作为青马学员的必修课,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增进感性认同。

     

        第三,必须构建长效机制,在政策和导向、“融合”和“创新”上下功夫。用好政策导向这个指挥棒,把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落细落实。实施“青马工程”,注重政策导向,把更多优秀教学资源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集中。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时,明确提出在人才培养、评选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课题立项、成果发表等扶持措施,让最优秀的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青马学员培养,让思政课教师和青马导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通过优秀青马学员评比、优先考虑青马学员留校担任辅导员等务实之举,使“青马工程”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引领高地。实践证明,健全培养机制、考核奖励机制、政策扶持机制,是实现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可持续发展、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同时必须把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融入大学生培养大格局中去,推动其与高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引领大学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