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融媒体时代,电视剧路向何方

    作者:本报记者 李蕾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5日 13版)

        一边是交易市场冷淡,广告大幅下滑、卫视平台购剧压力陡增,一边是天价剧涌现,资本热钱涌入和大IP的虚火,演员片酬高带来的生产结构不合理……当下的中国电视剧产业正处于转型期,看不懂的现象纷至沓来,令人困惑的事情次第涌现。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势力交替间,作为文化产业最具核心价值与关键作用的内容提供者们该何去何从?在近日由广电影视联盟主办,优酷网、影视独舌协办的“剧向何方-2016”产业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三高”症危害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电视剧售价不断打破历史纪录。尤其是网络版权的价格,随着视频网站的强势崛起,从十年前的几千元一集,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万元一集。天价剧越来越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的电视剧市场容得下这么多天价剧吗?”影评人李星文一针见血地指出。

     

        天价剧产生的原因既有精品剧目严重供不应求,更有哄抬热门IP价格和演员片酬高的影响。有业内人士透露,有的电视剧里,一两个主演的片酬竟占整个制作成本的50%~70%。再加上购买IP、宣传发行的成本,即使投资上亿元,留给剧本打磨、后期制作等方面的经费也不多。为了保障收益,创作者只得缩短制作周期、偷工减料,致使生产出来的作品徒有华丽的外表而缺乏扎实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

     

        今年暑期档播放的《幻城》《青云志》《老九门》等大剧,不仅口碑集体“跳水”,收视成绩也不尽如人意。这正是给电视剧产业敲响的一个警钟,它告诫从业者,如果一直抱着赚一票就跑的投机心态,终日沉浸于单靠大IP、“小鲜肉”、高颜值就能获得观众青睐的梦幻中,电视剧产业的泡沫将越吹越大,长此以往,终有破灭的一天。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导演尤小刚说:“演员片酬越来越高、购买IP的费用越来越高,最终导致电视剧卖的价钱也越来越高——这种‘三高’症已经影响到电视剧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其实,天价剧之外,每年还有很多电视剧遭到市场冷遇,甚至无人问津。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市场收益差的是否都是‘劣币’,收益好的是否都是‘良币’,需要大家认真辨别。”

     

    内容提供不能自乱脚步

     

        2016年,网络剧在视频网站试水付费模式获得成功后,似乎找到了新的盈利路径。传统电视剧则在政策调控下,努力尝试以周播剧和独播剧等方式突围。在融媒体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电视剧创作该以何种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可能是每个从业者都会面临的抉择。

     

        “我们是该力挺传统媒体,还是将新媒体作为一种延伸?抑或顺应科技发展规律,迅速调整产品与新媒体的对接方式?或是将新老传媒视为共赢互补的两翼,侧重其一,另一翼则作为补充?”广电影视联盟理事长王卫平在论坛上抛出的问题,使现场嘉宾陷入了沉思。

     

        著名编剧史航认为,无论平台与渠道如何变化,内容提供商者都不能乱了自己的脚步。“现在很多电视剧从业者,在资本运作和商业逻辑的驱使下,把动机变成了对商机的‘机动’,只要演员档期合适,投资到位,就开始制作生产。这种作品连创作者自己都打动不了,如何在观众心中引发共鸣?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博弈融合之际,我希望大家多想想自己从事电视剧创作的初心。因为唯有不忘初心,方能沉着应对各种变化。”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也许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有一种法则是不变的,也是被市场实践反复证明过的,那就是任何一种传媒渠道和平台,都是有意无意中被内容提供者搭建起来的,都是被产品塑造出来的。既然如此,内容提供商在与媒体的互动关系中,对媒体的主动作为,对媒体的战略培育,便显得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李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