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事聚焦】
2010年5月,《东吴学术》创刊,2012年第3期开设“学术年谱”专栏,2014年推出“年谱丛书”。专栏中出现的谱主有作家、批评家、翻译家、学者等,至今年4月已达27名,“年谱丛书”是期刊年谱的扩充版,已有八位谱主的年谱得以付梓。
《光明日报》在2014年11月10日对这一学术动态进行了报道。目前,相关年谱的研究已有三篇学术论文,分别是黄平的《机制创新·人文视野·学术品性——〈东吴学术〉与学术期刊的革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闫海田的《当代文学历史化的有益尝试——论〈东吴学术〉“年谱研究”的意义》(《当代文坛》2014年第4期)和布莉莉、黄发有的《〈东吴学术〉“学术年谱”与当代文学史研究》(《小说评论》2016年第3期)。
布莉莉、黄发有的论文阐述了“年谱”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不仅夯实了当代文学的地基,更为后来学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扎实、生动的研究底本,学术后进可以在这些成型的文献基础上发掘新的史料,产生新的学术灵感”。同时指出,“年谱”撰写的难度在于“需要从大量繁杂的材料中选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这种脚踏实地的‘铁鞋功’非常考验研究者爬梳史料的耐心和去芜存菁的眼力”。两位学者认为,介于“批评”与“史著”之间,“年谱”使作家有了活气,其“浓缩”特点要求编撰者在研究撰写时具备“硬派功夫”。同时,经典是一个需要经过时间淘洗、筛选的漫长过程,但是,那些在作家所处时代就被淹没的作品,后世的研究者要从故纸堆中重新翻掘出来,其难度无异于打捞海底的沉船。因此,当代学者对当代作品的检视与筛选,是经典化过程中的开端,是为漫长的经典化过程做好准备工作。
2012年底,黄平的文章探讨了“学术年谱”研究的创新性,即生产机制和编辑理念,包括人文视野与学术品性。他认为,“学术年谱”即是学术品性的体现,“学术年谱是资料整理骨架性的工作,也是当代作家经典化的基础。相比较而言,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在这方面做得更扎实一些。从《东吴学术》这个栏目开始,当代作家的学术年谱工作,开始迈出坚实的一步,不断推出的各个作家年谱,将会为当代文学的史料工作补充大量的学术空白点”。
2014年,闫海田从意义层面肯定“学术年谱”研究及时呼应了当下“中国当代文学吁求历史化”这一学术潮流。作者回溯了当年梁启超、鲁迅和王瑶对“年谱”这一传统学术形式的高度肯定,又从学理上对“年谱”的特征加以说明,认为“《东吴学术》对‘年谱研究’有特殊的自觉意识”。而“年谱研究”的“史”的品质可视为有效抵制过度的“主观化批评”的救命稻草。作者还以苏童、余华、葛浩文、陈思和等谱主相关年谱为例,凸显出“年谱”的文体功能、史化功能、肖像功能、探新功能等。
三篇论文对于“年谱”的研究有些许共同的认知,发现其革新性、史化功能、研究适用性、补充性、重要性等。批评家们如此看好一种当今学术新尝试的前景,说明了年谱的价值。组织者、撰写者在进行选择和撰写时更需要保持一贯的学术品位、视野、立场和姿态。
(作者为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