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目前,人文社科丛书“大家小书”已出版发行超过百种。这套15年前由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倡导并撰写总序的图书,收录了夏承焘、顾颉刚、赵朴初、姜亮夫、刘叶秋、竺可桢等诸多大家的学术普及作品,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如今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人文科普套系。
在学术界热衷于追求数十万字大部头的当下,由文化学术大家撰写的“小书”能够让学问走出象牙塔,有助于让大众走近经典,全面提升大众的人文素养。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小书”对扭转碎片化阅读趋势,也被寄予了厚望。相关报道称,在阅读越来越碎片化的今天,“大家”把自己最精确的见解写成“小书”,可以让大众在短时间内和学术大家进行对话。
“对话”效果确实有,但扭转碎片化阅读显然不那么容易。该丛书自2002年陆续出版,其所谓“小书”者,是指所选著作都是篇幅短小的作品,用32开印刷,便于携带阅读。从开本上看,“大家小书”仍然是“大书”,只不过相比目前较为流行的开本略小而已。这样的“大书”,真的能胜过手机吗?
十几年前,还没有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而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普及。智能手机好处很多,方便阅读是其最大优势之一。而所谓方便,主要还是缘于尺寸小、重量轻、易携带,无论是地铁上还是会场里,甚至在等电梯的一两分钟,都可以掏出手机读上两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大家小书”还坚持十几年前的传统,不适应手机阅读趋势改小开本,反而越弄越大,那么想把读者拉回纸质书上来,就有点难。
很多人惊叹日本及欧美国家的地铁上,看书者多,看手机者少,跟我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除了文化氛围和国民素养等方面的原因外,他们的“口袋书”很普遍、很流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口袋书多为64开,一般都能装进外套口袋里,出门揣上一本非常方便。但是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真正的口袋书非常少,专为成年人、白领阶层设计的口袋书更是凤毛麟角。笔者就有这样的体会:想带一本书去坐地铁,无奈书柜里全是32开本以上的。
所以,如果真想扭转碎片化阅读趋势,还是要在“方便阅读”上下功夫。很多读者之所以不得不“读手机”,并不完全是贪图免费,他们同样会考虑阅读体验和品位格调。如果“大家小书”能出64开本“小书”,相信很多读者会欣然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