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中国考古走出去】
本报北京8月17日电(记者王庆环)记者近日在执行中国肯尼亚合作考古任务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了解到,考古队完成了肯尼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有了许多重大发现:肯尼亚出土的中国瓷器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9世纪,表明早在晚唐时期,中国商品就已经抵达这一地区;发掘出的永乐官窑瓷器,基本确定了郑和到访非洲的事实;肯尼亚马林迪古王国的创建年代为9—10世纪,比英国学者之前认定的14世纪向前推进了四五个世纪。这些无疑将改写肯尼亚沿海地区的历史,是对东非历史研究的重大推进。
2005年12月,中国国家文物局与肯尼亚官方签署在肯尼亚拉穆群岛进行合作考古的有关协议,2007年双方政府签订换文,项目经费由商务部从援外经费中列支。北京大学受商务部委托执行,由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为项目负责人。这是第一次由中国政府出资,中国学者主导的海外考古。
据秦大树教授介绍,2010年到2013年间,北大考古队先后四次对肯尼亚的5个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还对以往出土的中国瓷器进行了三次调研。
在曼布鲁伊村遗址的发掘中,考古队发现了永乐官窑青花瓷和明早期龙泉窑御用官器瓷片。这两种官窑瓷器的年代与郑和航海年代吻合,很可能是郑和船队从官窑定制的礼物,从而基本确定了郑和曾到访非洲的事实,极大地推进了关于郑和航海壮举的研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秦大树教授说:“陶瓷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不但让中国学者在外销瓷研究、世界贸易史、航海史研究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也使世界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强大的商业生命力和影响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肯尼亚陆上考古令当地学者为之兴奋,他们既为找到中非友谊的渊源感到高兴,也为自己祖先创造的文明感到骄傲。对于中国而言,这次海外考古也验证了中国考古在理念、技术、方法、经验上的实力,中国考古有实力走向世界,在国际学界发出中国的声音,为国际学术贡献中国的力量。
(详细报道见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