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将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是扶贫的老办法,但劳务输出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扶贫呢?深圳在今年3月承接了国务院与广东省部署的,与湖南省花垣县、龙山县和湖北省郧西县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的试点工作后,积极探索出一套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的新机制,使得当地贫困人口找得准、出得来,到深圳来留得下、稳得住,去企业后干得了、做得好。
为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信息,深圳市与花垣、龙山、郧西三县建立动态对接工作机制,精准摸清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总数、有来深就业意愿人数、已在深就业人数和有意愿来深接受技工教育的“两后生”人数等“四个底数”。然后,深圳又通过与输出地进行三次来往撮合,一方面引导贫困劳动力立足现实确定求职意向;另一方面动员企业适当放宽年龄、教育程度等限制要求以提高岗位适配性,努力实现贫困劳动力与深企岗位的精准对接。三个多月来,深圳共组织36家企业提供了与贫困劳动力求职意愿匹配度较高的3887个岗位。
为新招来深和原已在深就业贫困劳动力提供精准的服务是帮助他们精准脱贫的关键。深圳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开发了贫困劳动力跟踪管理服务子系统,实现了贫困劳动力从帮扶入库到离深出库的全过程闭环式管理。依托这一系统,深圳的市、区、街道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还根据职责分工,为不同就业阶段、不同就业状态的贫困劳动力及招用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市级机构制定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跟踪服务工作指南等工作细则,制定跟踪服务考核办法,通过信息系统督促各部门落实到位;区级机构按属地原则,走访核查原已在深就业贫困劳动力所在企业,将正常在岗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纳入信息系统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街道级机构通过信息系统了解和记录所在区域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情况,组织人员上门走访新招用贫困劳动力的企业,引导企业妥善安置员工。截至7月22日,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电话联系在深贫困劳动力6701人次,实地走访核查1572人次,职业指导1188人次。
深圳市将职业技工教育作为突破口,发动深圳技师学院和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拿出优质学位资源和品牌专业,招录贫困家庭的“两后生”,实施“双元制”教学,开展“订单式”培养。例如,深圳技师学院将把今年招收的“两后生”安排到汽车维修专业的“丰田班”、电梯技术专业的“蒂森班”开展学习。其中,学院与银宝山新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银宝山新模具班”将参照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两后生”入学成为全日制在册学生的同时,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真正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该负责人表示,深圳承接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的试点工作尚不到半年,根据国务院领导提出的“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有限目标、逐步扩展”工作方针,深圳市还将继续探索更加精准有效、符合市场规律的新机制来为全国开展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工作提供样板。
(本报记者 严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