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博物馆的沉睡宝藏】
和田玉又被称为软玉,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和田玉始于新石器时代,发展于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步入高峰期,绵延七千年而经久不衰。日前,记者漫步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外的地质科普广场上时,看到一块被标注为“软玉”的石头,它重约2吨,淡绿色,微透明,形状为近长方体,它的背后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故事要追溯到1904年的一个冬天。这一年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寿诞,她传下了懿旨,让新疆地方官员寻找大块的和田玉,作为其天年之后停放棺椁的大玉座。采玉工们沿着玉龙喀什河逆流而上,在海拔4000多米处的昆仑山上采到一块巨大的青玉料,经切割平整后重达20吨。
荒山野岭,巨大的玉料如何从山上运到山下,再经沙漠运到万里之外的京城呢?采玉工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玉料的磨光面朝下,用圆木棍作垫,采用棍撬马拉人推的办法,前面用几十匹马来拉,后面再由上百人推,缓缓驱动玉石前行。到了冬天就采用泼水冰冻的方法制造出一条冰路,将玉料艰难地向前驱动。
正当玉料运至新疆库车县境内时,传来了慈禧太后驾崩的消息,饱受摧残的玉工们把对慈禧太后的愤恨全部发泄在这块玉料上,他们砸碎了这件举世无双的大玉料。个头较小的被百姓搬走或扔掉,仅剩两块较大的玉料因太重而幸存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库车县政府将这两块青玉作为文物保护起来。直到1965年,著名古生物专家胡承志赴新疆进行地质考察时,意外地了解到两块玉料不平凡的经历,敏锐地意识到它们的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当即向县委表示,希望征集其中一块作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藏品。县领导欣然同意,并将其中较大的一块赠予中国地质博物馆。
(本报记者 叶乐峰 本报通讯员 郁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