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寻访古村落

    作者:和谷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5日 15版)

    延安临镇石村

     

        上世纪60年代,我十四五岁,步行去革命圣地延安串联,来回都在临镇歇脚,住在一户农家。石窑里的炕很热,有一股浓香的酸菜味。大娘善良热情,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端吃端喝。上大学拉练去延安,仍途经临镇,我未找到大娘家的窑院。多年后的今天,我故地重游,感慨时光的无情与有情。

     

        临镇是陕北民歌《兰花花》的发源地。当地村民说,兰花花原名姬延玲,小名叶子,1919年出生于临镇街一个农民家庭。16岁时,她已出脱得端正水灵,像雨后马兰花一样惹人喜爱,人们给她送了个绰号“兰花花”。红军中有个战士与兰花花一见钟情,发誓要相伴终身。因过黄河东征,红军战士只得和兰花花告别。

     

        父母认为女儿败坏了门风,便托媒人把兰花花许给临镇后街富户任老五的小儿子任小喜,在父母威迫下响吹细打抬进了任家。任小喜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后因在宜川抢劫杀人被处决。第二年,兰花花改嫁给了姓石的富家,石家小子生得丑陋,百般折磨她。因日夜思念自己的红军情人,兰花花精神苦闷,于1942年病死,年仅24岁,留下一子一女。

     

        话说红军战士听到兰花花病亡,悲痛欲绝,之后到小学任教导主任,编写了民歌《兰花花》84句,任家改为周家,教学生娃娃和村民演唱,很快在陕北传唱开来。歌曲后经延安鲁艺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传遍了陕甘宁边区和大江南北。

     

        石村是方圆有名的秀才村,耕读传家,以文兴村,传统的文化熏陶造就了一代代勤劳、善良、朴实的村民。从唐代起,这里曾出过9名状元,9名探花,8名榜眼,49名进士,有的官至尚书、刺史、巡抚。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村考取硕士、学士及大中专生380名。村民喜好书法,有省书法协会会员8名,上千篇作品发表于省市报刊。村上办有文学杂志《兰花花》,50多名作者在省市报刊发表作品近3000篇。

     

        古村落以传统石窑为主要建筑风格,元末至清初窑院五处,片石插砌,造型别致。这里还保存有清朝道光义和碑、光绪石碑、牛氏宗族世系家谱、瓦器制作工艺、三五九旅营部旧址等文化遗产。

     

    绥德郭家沟

     

        满堂川镇郭家沟村,位于绥德城东国道旁,全村209户,578人。村落布局错落有致,视野开阔,富于陕北地域民居特色。每年有数千美术摄影爱好者来此写生拍照,多部影视剧如《西安事变》《保卫延安》等在此拍摄,尤以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取景地而引人关注,节假日游人数千,络绎不绝。

     

        是郭家沟还是双水村?伫立在“原西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生产大队”的门楼前,认定此处便是路遥书中的村庄所在。于是,游人走入石窑院,与扎白羊肚手巾、披老羊皮袄、叼旱烟袋的老农合一张影。也步入老支书高满堂的窑院,喝一碗小米粥。上一道坡,在孙玉亭家门口推一圈石碾子。

     

        村道的土路上,一队红军着装的小战士扛着枪走过,是巡逻的?几个装扮贫苦的妇女坐在一搭儿纳鞋底,一匹矫健的红马勾着头吃草,原来是正在拍摄电影《红星照耀中国》。那个远去了的红色年代,复现眼前。

     

        在一处窑院外,一位妇女在应游客的吆喝唱起陕北民歌,饱经风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让她略显美人迟暮,想她年轻时一定是蓝花花、巧珍、润叶那样的俊女子。我被大伙一激,便放开嗓子与老姐妹对唱了一首《一对对鸳鸯水上漂》:“你要是有那心事咱就一辈辈的好,你没有那心事就叫鸦鹊鹊掏。”

     

        我属龙,她属蛇,年岁相仿,而青春不再,老夫聊发少年狂罢了。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多种文学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