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1888家高成长企业入选首份“瞪羚企业”研究报告

    让“瞪羚企业”壮实起来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7日 07版)

        “‘瞪羚企业’就像是家里正成长的半大小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壮劳力’,但现在一定要给‘吃喝’给关注和引导,才能健康长大。”日前,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共同发布了《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这是我国首份聚焦“瞪羚企业”的研究报告。在发布会上,武汉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钟复平说,“瞪羚企业”是高成长型企业,但目前对其关注度并不够,如何抓住“瞪羚企业”,引导其快速高质量成长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还需要给予政策、资本、人才等多方位的支撑。

     

    首批1888个中国“瞪羚”涌现

     

        “瞪羚是非洲草原上一种具有极强奔跑和跳跃能力的群居性动物,美国经济学家戴维·伯奇以此来形容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创立后快速实现数倍甚至成百上千倍业绩增长的企业。”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武文生介绍说,“瞪羚企业”的特点是在跨过创业初期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超常规的速度翻倍发展,并且无论在技术、商业模式还是产业组织形式上都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戴维·伯奇对“瞪羚企业”的界定是销售额不小于10万美元,且随后5年内每年均有20%以上的增长率。”武文生说,此次对我国高新区“瞪羚企业”的遴选在这一界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即均在2001年以后成立,2011年总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或雇员总数不少于100人,并加上了企业复合增长率的要求,成立5年总收入突破5亿元和10年突破10亿元的企业也可入选。“我们还剔除了依靠兼并、重组实现快速生长的企业和垄断性企业等,增加了创新门槛指标,例如,科研活动投入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2.5%的企业也可入选。”

     

        根据研究报告,在全国高新区进入统计的7万余家企业中,有1888家高成长的企业符合“瞪羚企业”的遴选标准,这些企业分布在97个高新区,占全国高新区的83.6%,其中有15个高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超过30家。全国高新区的瞪羚率,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瞪羚企业”所占的比例,达到2.54%。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瞪羚率基本在2%以下,“瞪羚企业”已经成为我国高新区的新名片。

     

    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在“壮劳力”

     

        对于“瞪羚企业”,美国硅谷从1994年起将“瞪羚企业数量”作为反映硅谷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瞪羚率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并于2011年开始,持续跟踪报告“瞪羚企业”的发展。我国最早于2003年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实施“瞪羚计划”,目前在武汉、天津、株洲等地也出现了针对“瞪羚企业”的政策。

     

        “‘瞪羚企业’伴随新经济形态而产生,其出现还与区域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而我国的高新区由于产业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瞪羚企业’的出现和生长。”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张志宏说,这也是我国首次关于“瞪羚企业”的研究聚焦高新区的原因。

     

        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入选的这1888家“瞪羚企业”群体呈现出高成长、高质量的特征。“在2014年,‘瞪羚企业’整体技术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分别达到907.4亿元和2884.4亿元,增幅分别为46.8%和38.8%。”武文生说,这说明“瞪羚企业”已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新引领者。

     

        而2014年“瞪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规模为5.36亿元,平均利润为3978万元,分别是高新区企业平均值的1.8倍和2倍。武文生表示:“从数据来看,‘瞪羚企业’已经成为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有理由相信它们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壮劳力’。”

     

    快速高质量壮大还须多方关注

     

        尽管“瞪羚企业”处于上升期有目共睹,但对其关注却不尽如人意。根据报告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有18个区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其中有5个还只是出台了顶层设计,尚无具体措施。在“瞪羚企业”密集出现的高新区,全国140多个高新区中,目前只有9个高新区出台了针对“瞪羚企业”的扶持政策。

     

        “半大小子最需要钱,能吃能喝,但也能长大。‘瞪羚企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更需要政策设计、资金和人才上的支持。”钟复平说,“目前我们对创新创业介入了,小微企业介入了,但对中小型‘瞪羚企业’却没有太多关注,在这方面应该推动一下。”他认为目前最核心的是帮助这些“瞪羚企业”拿到充足的发展资金,“虽然很多银行都说愿意合作,但要用钱的时候真的很难,所以应该引导资本市场关注这一企业群体。”

     

        “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是增强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虽然这次统计了1888家,但并不是说我们只有这些‘瞪羚企业’。”张志宏说,随着“双创”的推进,可能已有更多的“瞪羚企业”涌现出来,在高新区以外也有值得关注的“瞪羚企业”。“所以我们发布这个数据只是希望能让各方关注这些经历了初创阶段,步入快速成长期,但仍需要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和资金链支持的企业,让小企业也有机会成长为大品牌。”

     

        (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