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农村合作金融:一池活水如何流入“田间地头”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本报通讯员 郭萌萌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7日 05版)

        日前,河北省扶贫开发办与相关金融机构签署《支持脱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助力金融扶贫。

     

        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发展瓶颈的关键因素。当前,农民融资难症结在哪里?农村合作金融如何助力精准扶贫?如何创新发展模式,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线调研。

     

    金融缺位是最大瓶颈

     

        盛夏,在河北省无极县供销社综合服务大厅,无极县东宋花生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刘礼军正在办理贷款业务。

     

        谈到曾经的贷款难,刘礼军叹了口气:“贷款难曾经是阻碍合作社壮大的头号‘拦路虎’。贷款不仅需要房产证办抵押,还需要3个担保人,只能贷1万元钱。”

     

        刘礼军的故事并非个案。贷款难、融资难一直是阻碍农民、农企发展的重要因素。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黎少华指出,据统计,农村家庭正常信贷获批率只有27.6%,远低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农村家庭及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远大于供给。

     

        “对农民来说,银行借贷手续复杂,抵押物价值偏低,再加上农民金融知识的欠缺,银行的高门槛往往让农民望而生畏。”黎少华坦言。

     

        “造成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征信数据库。”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

     

    合作金融解农民燃眉之急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短板,虽然近年来“三农”政策逐步推进,但农村金融在网点覆盖、知识宣传、风险控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距。

     

        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河北省供销社出资12亿元,构建以投资管理、农村产权交易、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融资担保、合作保险、农产品电商等十一个业态为主的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

     

        “为农民提供一站式、一线式、一条龙服务是这一服务体系的核心。”河北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张忠辉介绍,这一体系可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金融服务,让农业经营主体产权能流转、抵押够条件、担保有平台、产销能衔接。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该体系助农融资总额达50亿元,担保公司累计为604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总金额38亿元。

     

        “以资金互助为代表的合作金融,能够借助农村地区熟人社会的亲缘、地缘、业缘关系,较好弥补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不足,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黎少华说。

     

    创新模式,让活水滋润万千农家

     

        与其他产业不同,农业发展受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大,风险大,进而会影响农民收益,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应如何规避这种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两难局面:如大力发展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则须面对机构素质不强、监管力量不足、区域和系统风险高的现状;如不发展新型合作金融组织,则很难缓解农民金融服务难、服务贵的矛盾。

     

        “供销社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可以促进上述‘两难’局面的化解。”杜晓山说,未来应进一步创新,设立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组织,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农村产权交易等金融服务中介,来化解农业经营中面临的风险。

     

        未来,应如何进行农村金融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员沈炳熙认为,这需要进行农村金融供给制度、社会准则、信用体系、金融服务方式的改革,以提高金融扶贫效果。

     

        “供销合作社还可通过‘互联网+’创新模式,发展购销电商平台,提供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还可发展村民共同体内部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缓解商业银行、小贷公司等‘外置金融’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农村‘金融贫血症’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说。

     

        (本报记者 李慧 本报通讯员 郭萌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