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22日,一年一度、为期七天的“2016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顺利举行。今年的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共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土耳其、孟加拉、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22个国家的近600名外国师生,他们与200多名中国师生共同生活,畅快交流。
外国青少年如何用七天时间看懂北京,他们体验了哪些中国文化与民俗,他们对什么最感兴趣?连日来,本报记者随同夏令营的中外少年一起活动,试图揭开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的神秘面纱。
一盘饺子拉近心的距离
7月20日,开营第六天,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八十中的2016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营地进行探访。这天上午的安排是中华文化体验。
轻轻推开一间营地教室的门,老师正在给营员讲“过年与饺子”的典故。
只见营员们5到8人围成一组,中外搭配,投影仪正播放着过年时的景象,一个中国学生正详细解释着饺子的做法,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饺子是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吃的?”
一个名叫Vlad(弗拉德)的瑞士籍营员脱口而出:“辞旧迎新的时候!”精准的回答引来在场中外师生的连声赞叹。
记者了解到,这个15岁的瑞士男孩儿之前没有来过中国,但他通过这次旅程,理解了中国人过年时的喜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美好寓意。
“我喜欢中国的人文环境,人们热情友好。”在现场,一位名叫Laura(劳拉)的西班牙姑娘同记者攀谈起来。Laura(劳拉)称自己非常喜欢中文,甚至想在中国再待一段时间专门学习中文。
夏令营指导教师李楠介绍,此次西班牙的带队老师也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从2011年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开始举办以来,每年都会带学生参加。师生们回国后,总会在当地学校掀起一股了解中国、学习中文的热潮,参加夏令营的每个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中国文化,迅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讲解员”。
火热氛围让老师也“坐不住”了
为期七天的夏令营活动,可谓动静结合。其中,四个半天的室内课程,涉及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与世界等四大主题。各个主题的开展总是穿插着大量的中外文化比较和诸多的体验环节。在营地里,中外营员们写书法、剪窗花、画脸谱、操练功夫扇,个个学得不亦乐乎。
紧凑而精彩的外出参观活动,选择的都是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所在——营员们爬长城、游故宫、逛什刹海、观鸟巢……充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体验中国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
每天晚间,是营员们最放松的时刻,参加夏令营接待的九所中方中学围绕中国元素主题,搭建起“中华文化小屋”,营员们像逛庙会一样,进入自己喜欢的小屋里尽情欢乐。
在十二生肖小屋,外国营员们饶有兴趣地寻找自己的生肖,每当找到,就能得到一个刻着生肖的橡皮章;在国风服饰馆,一个外国营员穿上中国的龙袍,体验了一把“君临天下”的感觉;喜欢音乐的营员大都扎堆在京韵乐音阁中,尝试演奏古筝、琵琶和竹笛;篮球场上,一场激烈的友谊赛正在进行……火热的交流气氛令各国的带队老师们都“坐不住”了,纷纷加入体验活动,其中有两位外国老师爱上了中国象棋,每晚捉对厮杀,不到熄灯不停手。
“从此,我爱上了中国”
几天来,各国营员纷纷撰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每一位华人,都应来探望孕育出我们先祖的母亲。”来自马来西亚的揭茜同学是华裔,她在文中写道,“中国是全球华人的故里。虽然许多华人已在国外落地生根,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是华夏子孙的事实,也改变不了流传千年的血脉。”
加拿大学生Kara(卡拉)表示,在目睹了恢宏的建筑以及体验到北京人的热情之后,他感受到一种独属于中国的潮流。
一位名叫Syed(赛义德)的巴基斯坦学生则用一首小诗来表达他对中国的爱:“小时候我曾刻画你的样子千遍万遍,见到你才发现你比我想象中美上千倍万倍。”
更多的外国营员则不约而同地谈道——从此,我爱上了中国。
看到国际营员对夏令营的活动如此喜爱,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张伟十分欣慰。张伟介绍,北京方面从四个月前就开始筹备此次活动,专门邀请北京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们作为这次活动的志愿教师,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力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中国的全面介绍,同时为国外学生安排了大量的亲身体验,潜移默化地在他们心中深植中国文化之根。
7月22日下午,2016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正式闭营,简短的闭营仪式后是精彩的友谊嘉年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在此展示各自民族的特色文化,和他们结识的新朋友共叙友谊,为他们的北京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人类文明,因平等交流而丰富多彩;多元文化,在相互尊重中才能共同发展。”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道出创办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的主旨与意义所在。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本报记者 董城 本报通讯员 贺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