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海绵城市”离你有多远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靳莹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5日 05版)
    “海绵校园”中的湖,在汛期成了“大水缸”。韩宝志摄/光明图片

        7月25日,京津地区再次迎来长时间暴雨,城区是否再次出现积水、内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伴随着暴雨的到来,“海绵城市”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

        那么,“海绵城市”离你有多远?天津人的回答是:“45公里!”

        在距天津中心城区正东45公里的地方,是一座近年来崛起的新城——中新天津生态城。7月20日,天津市迎来大暴雨,城市大多数地区都发生内涝,而中新天津生态城面临风暴潮和大暴雨的双重压力,却依靠着雨水收集系统的顺畅排雨,在这场大暴雨中吐纳自如。据了解,此次大暴雨期间,中新天津生态城降雨量达到200毫米,但城区未见一处大范围积水,既避免了内涝,又将整座城变成了“海绵”,将吸纳的雨水综合利用。一时间,数不清的关于生态城的“雨中即景”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热帖,而这里“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更成为广大市民所憧憬的样板。

        “中新天津生态城在2009年城市规划阶段就借鉴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的先进经验,引入了‘海绵’的理念。”生态城城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依照科学的规划设计,降雨时,雨水分别从排水孔和透水砖下的砾层先流入道路的隔离绿化带,在保证绿植水量充足后,再流入地下雨水管网,使生态城能够在雨水降临时轻松经受强降雨的考验。同时,生态城通过数字系统对区域内排水系统进行监控管理,根据雨水管网监测系统和雨水泵站监控系统提供的数据,及时调控雨水泵站的水量和在线监控水位,对雨水的收集和排放进行有效的雨、污分流排水,避免产生积水现象,防止内涝发生。

        “海绵城市”不仅仅是保证道路排水通畅。实际上,中新天津生态城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比如生态城在公屋展示中心、低碳体验中心等8个项目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每年共计可收集利用雨水约2800吨,可用于灌溉、市政浇洒和冲洗屋面光伏发电板;比如将锦庐生态公园为代表的绿地建设成下沉式,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和下渗,既可涵养地下水,又能减少市政管网排水压力;比如结合雨水泵站出水口,设置了雨水自流排放区,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后排入城市水系。雨水渗入地下,可补充地下水资源,还能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和海水倒灌……

        可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相媲美的,是“风景这边独好”的“海绵校园”。就在城区主干道路一片汪洋的时候,天津大学的师生纷纷为自己的校园“点赞”:来天大,下雨不看海!“天津大学2012年在规划新校区时,提出了‘海绵校园’的概念,即希望校园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新校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魏巍老师介绍:“天大校园,尤其北洋园校区采用了生态多层级分区雨洪水收集利用及排放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方法在区域尺度上系统化、全面化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据了解,该校区根据布局和功能,将校园分为外环自然排雨区、中环管道集雨区和中心岛生态调蓄区。除此之外,校园内的可渗透路面、各种植被绿地、龙园湿地和中心湖等,都是这座“海绵校园”的“海绵体”,在大暴雨中有效地保护了校园。

        “海绵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即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防止出现城市内涝。今年4月,天津获批为国家第2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6月1日,《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正式实施,对建设下凹式绿地、透水砖面积比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海绵城市’建设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比如重点提高年径流总量的控制率、径流污染物的祛除率和雨水回用率等;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老旧小区的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难题,应根据城市特点有步骤地补齐‘短板’。”天津市政工程设计院的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天津规划建设“海绵城市”试点的区域总面积达39.48平方公里,除了中新生态城和解放南路片区之外,南部新城、天津南站地区、侯台公园等区域都在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预计要到2030年,80%的城区经过彻底规划改造之后,天津‘海绵城市’的效果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无论如何,今夏的暴雨,都让“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和实践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了一步。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靳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