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大漠深处铸利剑

    ——记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上)

    作者: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徐建波 赵金龙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5日 01版)
    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右)给年轻科技干部讲解某型参试设备的性能。李玉建摄\光明图片

        【时代先锋】   

     

        西北大漠,丝绸古道,一座残损的边塞关城依稀犹存。它是我国汉代进出河西、通往南北的咽喉,名为“肩水金关”,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而今千百年过去了,人类战争已迈向高科技、信息化,驻守在这片古战场上的西北某基地官兵,用一枚枚尖端导弹武器的发射试验,捍卫着祖国天疆。

     

        在这支倚天铸剑的队伍中,有一位意气风发的科技专家——他目光如炬,时刻关注导弹技术发展;他步履匆匆,只争朝夕铸造国之重器;他智慧超群,牵头攻克数项技术难题。他就是入伍26年,获得20余项各类科技奖项,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的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

     

        “无垠的戈壁滩,零星的骆驼刺,破旧的老营房,技术室60多人用着一台老旧电脑。”这是陈德明26年前刚到基地时的印象。那时的陈德明,以优异成绩从国防科技大学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毕业,怀着一腔热情主动要求来到大漠深处,但对于基地简陋的科研条件他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他的恩师、高级工程师杜之明看出了陈德明的心思,在高耸的塔架下和英雄的墓碑前,给他讲述了许多感天动地的创业故事。“两弹一星”前辈们那种环境再苦摧不垮、技术再难挡不住、任务再重压不倒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

     

        “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选择了,就要做个坚毅的行者。”陈德明暗下决心要扎下根来好好干一场。在遭遇不知道“发射窗口”是何物的尴尬后,陈德明开始近乎痴狂地学习,看专业书籍、向老专家请教。一个月后,他独立计算出“发射窗口”,还撰写了一篇科技论文。在执行任务中,陈德明发现导弹武器试验1次只验证1个目标,1个导弹武器型号需要多次试验,周期长、投入大。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1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这种试验方式一直沿用至今,节约了试验经费,加快了导弹武器装备部队的进程。

     

        陈德明逐渐成为国内导弹武器试验领域的知名专家,各种选择摆在他的面前。2010年前后,国内某知名大学邀请陈德明去当教授,多家军内外科研院所也邀请他去任职,但都被他一一谢绝。每每遇到这样的事,陈德明总会想起戈壁深处烈士陵园里安葬的英灵,他说:“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

     

    “要为国家拿出撒手锏武器”

     

        陈德明始终不懈地研究着导弹定轨预报技术,在他的血脉里,流淌着成千上万的测试数据、密密麻麻的飞行曲线、精确无误的落点方位。2013年春节前夕,某型导弹进行高原飞行试验时出现故障,残骸不知所踪。研制单位找到陈德明请求提供帮助,他仅用两天就成功破解了单台光学景象测量设备无法定位的难题,准确估算出残骸分布区域。

     

        路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简称“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

     

        21世纪初反导项目落户基地,陈德明牵头研究反导靶场试验技术。时间紧、任务重。那段日子,陈德明进入一种忘我境界,吃饭时想到要紧处,扔下碗筷就冲进书房;睡觉时有了新思路,立刻翻身起床记在纸上。近千个日日夜夜艰难攻关,陈德明和他的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实现了“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两种能力、突破三项关键技术”的论证目标。2010年1月11日,首次试验如期进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拦截弹犹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一击命中靶弹。反导试验初战告捷,为我国反导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那一年,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陈德明常讲:“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为国家拿出撒手锏武器。”面对厚褒重奖,他的脚步没有停歇。针对靶场导弹实时定轨预报精度低的现实问题和导弹武器试验测量数据实时利用率低的问题,他又一次持续攻关,取得两项被业界公认“原始创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创新成果。

     

    “搞科研要心无杂念远离功名”

     

        在陈德明的世界里,没有“名利”二字。他常告诫他的科研团队:“搞科研要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才可能有所成就。”2008年底,陈德明辞去室主任,这已是他第三次请辞行政职务了。第一次是在2003年,当上主任的第二年,他就想辞去行政职务,但没有被批准。2006年底,他又提出辞职也没获准。一年多后,他正式向组织递交辞职报告,表达专心进行学术研究的决心。这次,部领导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号武器不断涌现,对靶场试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陈德明牵头组建了基地第一个创新研究团队,开展新型导弹的靶场试验技术研究。在团队建设中,他有意识地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得到更多锻炼机会。2002年,上级把一项落点预报系统的研制任务交给陈德明所在技术室,他点名让当时还是工程师的赵海龙牵头负责。在陈德明帮带下,赵海龙和他的团队经过几个月连续奋战,顺利完成软件编程和调试工作。申报成果时,课题组一致推选陈德明为项目第一完成人,但他坚决不同意。

     

        短评

    坚持创新方能致远

     

        入伍26年,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不忘初心,以坚如磐石的信念扎根大漠靶场,把个人选择与国家利益、人生道路与导弹轨迹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对导弹武器试验一无所知,到成长为总体技术专家,再到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他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坚持创新方能致远。

     

        从“两弹一星”精神重要发祥地走出来的陈德明,自觉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以提升武器装备实战能力为己任,勇于创新,倾力打造“国之利剑”。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崇高的理想抱负、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创新成功的必备条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是创新致远的必经路径。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陈德明先进事迹,就要像他一样,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自觉砥砺创新超越的血性胆气,一心一意做学问搞科研,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徐建波 赵金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