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新论辑录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8日 13版)

        什么文学代际问题、什么诗的长短问题、什么“底层”叙事等等,实在是放在一个具体的作家身上和针对一部具体的作品都显得太“宏观”、太“大而无当”了。

     

        学院派批评最大的诟病就是所谓学术理论批评框架的“生搬硬套”和“空转”。以致长期以来,我们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少了许多,对作家的身世经历却研究得多了。而原本应该“活色生香”的文学人物,也被沉甸甸的所谓“文学史”遮蔽得“了无一点生趣”。

     

        文学究竟如何才能使人“可读”,如何才能使人“可爱”!              

      ——朱小如

     

        (摘自《芳草》杂志2016年第3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