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透析】
【数据回放】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9.8%,拖累我国外贸进出口整体下降约3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口、出口已经分别连续18个月和16个月下降。
加工贸易持续下滑原因何在?如何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对此进行了解读。
记者:加工贸易曾经是中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占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达50%多,但目前已下降到不到30%。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黄颂平: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6.28万亿元,下降1.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4%,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经过多年发展,加工贸易逐渐带动形成了较强的国内配套产业链,内源化和本地化趋势明显,国内采购料件比例在上升,也是加工贸易业务缩减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加工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不利局面。
记者:请具体分析一下加工贸易持续下降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因素。
黄颂平:从国际方面看,全球经济低迷,外需不振是主要原因。同时,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部分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部分发展中国家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并凭借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放缓,产业和订单转出有所加快。从国内方面看,企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是重要因素。
记者:加工贸易如何通过转型升级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稳定?
黄颂平:我国加工贸易要通过全方位参与全球价值链,不断提高我国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继续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外贸企业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积极培育新优势等方式应对外贸下滑压力。今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稳定外贸增长、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海关将全面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各项改革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