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4日 星期四

    我驻美大使崔天凯:

    中国有权坚决拒绝南海仲裁案

    作者:本报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4日 12版)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12日受邀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关于南海问题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南海仲裁案违背国际法理,负面影响极大。中国拒绝南海仲裁案是维护自身利益,也是为捍卫国际正义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崔天凯说,提起仲裁背离了仲裁需建立在国家同意基础上的通行实践。中国200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作出了排除性声明,将涉及海洋划界等问题排除在此类程序之外。这起仲裁案是在未经中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临时仲裁庭也超越了权限。该案虽经精心包装,但其核心问题是领土争议,而领土问题不由《公约》规范。临时仲裁庭应严格按照《公约》的规定作出决定。对仲裁越权无知,是专业水平低下。如果明知故犯,就是道德操守有问题。此外,提起仲裁案并非出于善意,其将法律当作政治工具的意图昭然若揭。仲裁进程将严重破坏国际社会成员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争议的努力,临时仲裁庭贬低有关各方作出庄严承诺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令人吃惊。仲裁案为国际上滥用仲裁程序打开了大门,必将损害或削弱各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的动力,引发冲突甚至对抗,并将最终损害国际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崔天凯指出,与这出闹剧同时上演的还有军事胁迫行为,例如不断增加驱逐舰、航空母舰、战略轰炸机和侦察机等。这是十足的“强权即公理”的表现。中国坚决拒绝仲裁案,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中国有权这么做,也是为了坚持国际正义,履行捍卫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责任。今天针对中国的行为,明天就可能针对国际社会其他成员,中国必须站出来反对并予以制止。中国维护自身权益及国际正义的意志坚定不移,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无论这种压力来自军事行动、媒体攻击或某些自封的法律机构。中国当然也不会为了几句好评拿核心利益做交易。

        崔天凯指出,南海地区局势在大约五、六年前开始出现紧张,与大家听说的“转向亚洲”大体同时发生。过去几年,争端加剧,关系紧张,互信削弱。没有任何一方从中获益。中国没有,东盟没有,从长远看甚至美国也没有。如果亚太陷入不稳,如果地区经济增长的势头受挫,如果发生武装冲突,中国、其他地区国家、美国等所有各方的利益都会受损。

        崔天凯指出,有人可能会将问题归咎于中国近期的岛礁建设活动。但事实上中国是最后一个开始南海岛礁建设的国家,而且只在中国实际控制且已有人驻守的岛礁上进行建设。在完成目前的岛礁设施建设后,中国将能够提供更多国际公益,例如民事服务。当然,底线是中国必须拥有足够的自卫能力。商船在南海的航行自由从来没有问题。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原本就是意在针对《公约》有关规定的反制行动。中国坚定支持南海航行自由,因为南海航道是中国和许多地区国家的经济生命线。中国将尽一切努力确保该海域的商业流通不受阻碍,并制止任何扰乱地区局势的企图。中国感到担心的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美方在南海集结大量军舰、军机、先进武器,将真正危及各国商用和民用船只的航行自由。如此大规模集中火力的行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造成紧张的根源。

        崔天凯说,争议当事方谈判协商仍是唯一可行和有效的解决之道。外交努力不应也不会被一张废纸和几艘航母阻挡。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同其他争议方进行谈判协商,这个立场没有也不会改变。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成绩斐然:中国已经与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划定了陆地边界,也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的海洋划界。我们相信,中国和其他当事方在不受外来干扰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协商逐步解决争议。谈判协商的大门是始终敞开的。中国对与邻国的关系,特别是对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充满信心。领土和海洋争议只是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关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国与东盟整体关系的全部。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经做了千百年的邻居,实际上已成为命运共同体。地区的稳定、和平和繁荣与我们均休戚相关。我们将极大受益于更紧密的合作和更良好的互信。我们没有哪一个能够“转向”到世界任何其他地区去。

        崔天凯最后强调,南海争议不应是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中美之间不存在领土争议。南海问题更不应被视为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领土争议不应被放大或夸大,不能让这个问题定义如此重要的中美关系。此外,冷战思维解决不了当今世界的问题。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致力于与美国建设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希望中美在亚太的互动是积极和建设性的。

        (本报华盛顿7月12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