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初开业运营、丝路基金首批投资项目已正式启动……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欢迎与响应,服务和落实这一倡议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相继颁布实施。
2013年,我国领导人在出访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3年来,中国与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合作,着力互联互通,加大产能合作,为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区域经贸合作注入强大动力。
去年8月,中国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承建的“达特卡-克明”500千伏南北输变电工程竣工,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实现了电力独立。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企业参与的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项目也在不断推进。
据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介绍,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沟通交流和经贸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开工,中国与相关国家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发展与相关国家的双边经贸关系。
不仅如此,中国已同20多个国家签订了国际产能合作协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认为,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高所在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也有利于中国企业开放发展。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目前,作为连接亚欧非的广阔“朋友圈”,“一带一路”正在收获早期成果。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5.1%;吸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8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18.2%。
在加强与中亚等国合作基础上,中国与东盟10国借助“一带一路”翻开合作新篇章。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介绍,去年,中国与东盟双方贸易额达4722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1565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中国与东盟双向旅游交流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互访人数超过2300万人次,现在每周有1000个航班往返于东盟各国之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久,中欧双方便开始了对接合作。欧盟已与中国达成共识,双方同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的发展战略相对接。
不久前,我国领导人同塞尔维亚、波兰、乌兹别克斯坦3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加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通过“16+1合作”,把中东欧地区打造成“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地。与此同时,以上合组织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共同促进中亚地区发展繁荣。
在不久前中俄蒙元首第三次会晤中,三国元首一致同意继续围绕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俄方发展战略特别是跨欧亚大通道建设、蒙方“草原之路”倡议对接这条主线,积极推进全面合作。在这次会晤中,中俄蒙三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标志着“一带一路”首个多边经济合作走廊正式实施,中俄蒙3国互利合作迈入新的阶段,“一带一路”建设也因此再添动力。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感受到这一战略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的同时,甘肃、陕西、新疆等处于丝路沿线前沿的西部省区也分享到了来自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的合作红利。借助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中国西部正在从过去内部的腹地、祖国的边陲,转变为开放的前沿阵地。
在陕西省眉县,制砖机产品已经销往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6月,运载着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货物的中国首批统一品牌标识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一路向西开往欧洲国家。
(新华社兰州7月12日电 记者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