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建设生态文明,文化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一话题引起了参加此次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各国嘉宾们的浓厚兴趣,文化成为论坛的关键词。
“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熏陶、引导大众,使环保理念润物无声地进入各国人民心中,使各国人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说。他认为,生态文化蔚然成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基础。要驶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彼岸,必须乘上文化之舟。
贵州大学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晓红认为,与其他文化相比,生态文化是一种关于“生存”的文化。对于人类的幸福生活而言,没有什么比生存本身更为重要。生态文化可以看作祖先们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懂得更多生存智慧,才能更好地弘扬生态文化。
法国文明间对话音乐协会主席马达沙希用一组数字说明文创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和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在非洲的年增长率是13.9%,在南美洲是11.9%,在中东地区是17.6%,在亚洲是9.7%,在大洋洲是6.9%。而文化旅游占全球旅游总数的40%。她认为,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将更加依赖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田认为,中国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正是一种优秀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的综合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延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特别是不能忽视家族文化因素在乡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本报贵阳7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吕慎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