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

    邓中亮:做世界上最好的导航

    作者:本报记者 叶乐峰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8日 10版)
    邓中亮在演示“羲和”定位系统 高文摄/光明图片

        6月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仪式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接过了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而这距离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从事科研整整13年。在镜头前,他笑着说:“人只要坚持努力,总会有收获的。我最高兴的,就是我们的研究对国家强大有用。”

        2003年,邓中亮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期满回国,他发现:全球四大定位导航系统都只解决了室外定位问题,而室内定位却仍是空缺,原因是卫星定位信号弱,易受遮挡,难以在室内定位。“大多数人80%的时间都在室内,这就意味着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享受不到定位服务。”邓中亮说,室内定位的作用却重之又重,除了带来日常生活的便利,对于地震、火灾、矿井事故等灾害应急救援都至关重要。

        “做室内定位,卫星定位系统不能给予有效支持,以什么平台来构建是关键。”经过广泛调查,邓中亮将目光锁定在移动通信网络上,“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全部覆盖,手机使用非常方便,只要能做到高精度定位,那么能打电话的地方,就能定位。”

        2012年,“羲和”系统在此背景下正式上马,成为《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之母,掌握着时间的节奏,可以让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无缝衔接。作为“羲和”导航定位系统的科研领衔人,邓中亮被媒体喻为当代通信导航领域的“夸父”。

        和神话故事结局不同的是,邓中亮重新书写了“夸父逐日”的梦想。当前“羲和”系统已经具备室外亚米级、城市室内优于3米的无缝定位导航能力。而在国外,目前室内定位的最大精度仍然停留在三四十米左右。

        “如果说互联网改变生活,那么位置服务将改变世界。”邓中亮表示,有了“北斗”,有了“羲和”,可以让我们在地下停车场快速找到合适的停车位;在医院帮助患者找到空余的床位;在展览馆找到感兴趣的展品;甚至在安全事故中,快速部署救援力量。而且,通过定位还可以把现实社会搬到虚拟世界中,把相关资源用于商业以及科学研究的大数据分析中。

        “羲和”与“北斗”的结合,将极大推动我国“北斗系统”应用和导航服务产业的发展,完善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我希望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导航大国,而且成为一个导航强国,要有能够解决世界难题的信心和勇气。”邓中亮说。

        在美国访学期间,有一件事情令他至今难以忘怀:5个美国博士生做一个虚拟现实的科研项目,当地每年给的科研经费是120万美金,而那时,邓中亮参与国内一个重大科研项目,总共才几十万元人民币。“那时候国内在科研投入上和美国确实存在巨大差距。”他感慨道。

        取得的成绩越多,邓中亮的压力反而越大。“当时,我可以选择是否回国,而现在我没有选择,我必须把科研搞好,辜负了这么好的科研条件,我会羞愧的。”同时,随着他名气的增大,各种活动邀请纷至沓来,但对于邓中亮而言,不管头衔如何变化,他始终谨记自己是一名老师,学生是他不能割舍的一部分,他把绝大部分时间用来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一起解决问题来树立他们的科研自信,培养学生就是培养社会的未来。”

        上世纪80年代,邓中亮还只是一名汽车厂的工人,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他重返校园,一路追逐,但无论如何他不会想到自己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在和记者交流中,“梦想”一词他提及最多,“我的梦想就是做世界上最好的导航”,他并不讳言。

        (本报记者 叶乐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