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
这是一群为共和国拼命的气动勇士、科技精英——
他们自主设计建成世界级风洞群,构建起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型飞行试验“三大手段”齐备的世界一流空气动力试验研究能力体系;
他们承担过我国几乎所有飞机、导弹、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任务,在几乎所有涉及空气动力学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是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几十年来,一代代“气动人”在川西腹地的大山深处,张开创新驱动与军民融合的双翼,劲吹“中国风”,助力我国由大向强迈进。
“中国风”吹出“中国冰”
在世界空气动力学界有这样一个说法:有什么样的风洞,就有什么样的飞行器。它关乎国家安全,又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20世纪60年代,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高瞻远瞩,做出整合力量建设空气动力研究机构的战略决策。数千名科技干部义无反顾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川西腹地的大山深处,独立自主建成了让国人自豪的亚洲最大风洞群。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气动中心科研试验设施遭受重创。为了确保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免受自然灾害的破坏,满足国家空气动力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建设科研试验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风洞建设大会战全面展开。
冰花,晶莹剔透、纯洁美丽,却是飞行器的潜在杀手。因为没有自己的结冰风洞,我国飞行器研制进度被迫进行调整,甚至不得不冒险在自然结冰气象条件下试飞。
“关乎国家安全的先进设备是买不来的,必须自己造。”“气动人”针对我国航空工业对结冰风洞的迫切需求,开始新的艰难探索。年逾七旬的风洞设计专家、“科技创新模范”刘政崇带领设计团队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攻克制冷系统、喷雾系统和高度模拟系统等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扫清了结冰风洞建设的技术障碍。
2013年10月,参试科研人员望着“中国风”吹出的“中国冰”,不禁热泪盈眶。
在完成国家工程中大显身手
2011年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机一飞冲天,成功实现首飞。这不仅是我国飞机设计制造的一大跨越,也是对我国先进空气动力试验研究能力的一次展示。气动中心因在飞机研制中完成大量攻坚任务被评为“首飞突出贡献单位”。
大型军用运输机,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战略空军”能力的重要标志。自主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是新世纪我国航空工业的国家工程,上马这样的工程为“气动人”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
针对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布局形式,科技专家王勋年带领课题组创造性地发展了一整套风洞试验方法,运用自主研制的计算软件生成精确高效的数值计算网格,完成了90%以上的气动试验,解决了大量关键气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气动中心科研人员就瞄准航天领域的高峰,全方位投入关键技术预研攻关,完成了风洞试验万余次,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大量准确可靠的气动试验数据,解决了长征火箭、“神舟”返回舱研制中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青年人成为科研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一大批锐意创新的攻关团队和科技英才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脱颖而出,这个中心60%新增科研课题由35岁以下青年骨干担任负责人,成为推动国家空气动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然而,这样局面的得来却并非易事,严重缺乏35岁左右青年骨干,曾是气动中心人才建设的“短板”。为了破解这个“短板”,中心从制度机制创新开始,破除各种条条框框,全面破解年轻科技人员引进、成才、评价等课题,设立“创新基金”“预研基金”,鼓励年轻科技人才沉在一线,大胆创新。
青年科技专家杨党国在高速飞行器气动噪声控制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一种振动模态预测方法,发展了工程实用的飞行器部件气动噪声预测技术。由此,34岁的他,成了高速飞行器气动噪声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
短评
勇于创新者胜
几十年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群体在川西腹地的大山深处传承创新精神,在承担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空气实验研究任务中,突破上百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新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先进事迹再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勇于创新者胜。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凡是靠我们自己进行研制的技术,大多处在世界先进水平;而大凡从外面引进、主要依靠购买外国装备的研发领域,大都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这说明,如果不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的技术水平就会永远落后于人。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到强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各种外部压力和风险挑战急剧增多。中国要和平发展,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我们学习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群体先进事迹,就要像他们那样做创新驱动的勇士,在各行各业以永远燃烧的激情开拓创新,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 温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