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22届上海电视节落幕之后,6月19日,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为期14天的光影盛会,让这座百年电影之城、中国电影的“梦之都”,再度闪耀光芒。
有人说,电影节是观察电影产业的最好机会——电影节是电影工业繁荣的成果和折射,电影节的文化培育和标杆引领,又反作用于电影文化与工业。上海国际电影节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窗口和重要平台。
自1993年创办以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中国电影产业始终相伴成长。正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主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所说:“一届又一届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成功举办,见证着世界电影工业的发展岁月,也参与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进程。”
中国电影需要“自然成长”
“中国的电影产业正经历着跨越式发展。”本届电影节大幕拉开伊始,童刚就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在电影节的展播展映、高峰论坛、评选扶持、市场交流等活动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跨越式发展”带来的资本的热度、观众的热情以及产业的澎湃活力。与此同时,反思、回归、理性,也频频出现在各个场合。
“不得不说,中国电影正处于一个‘黄金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绝不会缺少热情与冲劲,然而也恰恰是这个时机,更需要冷静与思考。”一位关注上海国际电影节多年的资深影评人表达他的观感。
中国影视业飞速发展,票房数字不断攀升,大有超越票房龙头美国的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国产影片票房达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有说法称,中国即将在今年或明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
“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文化都是有意义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神速,有超过2万块银幕,每年拍摄600多部电影,这些对于未来的电影都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本届金爵奖国际评委会主席、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毫不掩饰对中国的喜爱。但他同时提醒,不能丢掉对好电影追求的感觉。
“票房即将超美国,成为‘老大’还差几件事?”以此为题,包括李安在内的5位海内外知名电影人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论坛坐而论道,希望和中国电影人一起冷静思考。
“生长本身需要孕育。如今的电影市场好,大家容易浮躁和急功近利,会带来电影产业的泡沫化和电影资源分配不平均的问题。”李安说,中国电影要警惕两个陷阱:抢钱与跟风,希望中国电影慢速成长,而不是快速飞涨,中国电影人能够“自然成长”,而不是揠苗助长。电影人要好好把握这个“黄金时代”,为后面的人做一些“筑基”的工作。
静下来,慢下来,多做一些着眼未来、打基础的工作,和中国电影产业一起沉淀,共同成长。步入第十个年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视市场项目创投,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新人希望在这里找到投资,影视公司则希望在这里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项目。十年间,支持青年原创,鼓励多元风格,结出硕果累累。
2009年入围项目创投的张猛的《钢的琴》,上映后获奖无数;2010年入围的刁亦男《白日焰火》,在2014年柏林电影节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奖;此外,像《少女哪吒》《十二公民》《纽约纽约》《师父》《冰河追凶》等,都表现抢眼。历年的电影项目创投,已促成40多部电影制作成片,今年又收到来自10个国家的350个项目申请,打破历年纪录。
讲好中国的“电影故事”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寄托了中国电影人的光荣与梦想。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全球地位的日益崛起,上海国际电影节拥有了更为开阔的全球化视野。
“一带一路”是2016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贯串始终的主题之一。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倡议和推动之下,沿线国家电影节代表共同签订“一带一路”电影节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互办电影节增进观众对各国民族文化和人文民俗的了解,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各国电影人之间的合作。
“引入”和“保持”,则是各国电影人在合作中强调的共识——引入先进的、值得学习的内容,保留本国文化的精神。美国鹰龙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美电影节主席苏彦韬认为,只有把“国家电影”变成“世界电影”才能真正实现“走出去”的意义。但即便是“世界电影”,故事本身、文化底蕴的本身才是电影的源泉。
在李安看来,中国古典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恰恰能够作为中国电影人的力道,提供给全世界,这对全世界都是一种新的滋润。“而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更好地把握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其次是去寻求一种世界共通的电影语言、沟通方式,这样走出去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中国的功夫电影,已经成为世界大银幕上的“中国符号”之一。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单元,“成龙动作电影周”今年举办了第二届,吸引了全世界的动作片幕前幕后人员参加。在成龙看来,中国的功夫电影不是单纯地追求视觉冲击,它更像是中国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
本届金爵奖最佳影片得主《德兰》讲述一个汉人进入藏人族群,被当地的生活和文化习惯震撼的经历。导演刘杰说,接到剧本就很有感觉,拍文艺片更像是在自说自话。制片人熊焰则认为,“作为电影人,一开始就要在选题上多下功夫。”
激荡出的火花还有很多。一个不约而同的声音则是:在中国电影市场空前火爆的当下,保持清醒头脑和匠人精神,用初心与观众对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期待中国电影人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这个大舞台上,讲好中国的‘电影故事’,让更多的中国电影能走出国门、与全世界人民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说。
深耕中国电影的“土壤”
今年5月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上海全市影视制作经营机构已达1315家;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目前已拥有会员单位900余家,覆盖了影视制作全产业链;今年1月至4月底,上海已完成备案立项电影110部,完成电影27部,上海出品的电影票房达9.25亿元,已接近去年票房……
上海影视产业呈现爆发式成长的势头——2014年,根据财政部等7部门出台的《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精神,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教委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2015年11月,进一步出台《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扶持奖励范围几乎涵盖电影产业链方方面面。
点点滴滴,都在为这座城市培育最适宜电影生长的土壤。优质影视主体纷纷集聚上海。企业集聚吸引了更多的影视从业人员,更提升了上海在制片、发行、放映、后期制作的产业能级。“当前,中国电影发展最缺的就是现代工业体系。我们愿意扎扎实实从头做起,让自己的土壤里有东西,找准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发展真正的根基——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现代工业体系。”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执行副主席、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说,上海正在打造电影全产业链,构筑全球化的电影生态系统。
电影成长的丰沃土壤还在于观众。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短短9天,就集中展映近600部中外电影佳片,展映场次1360余场,票房总额突破2000万元,已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节。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