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评介】
社会史研究强调“眼光向下”,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及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近代打工妹群体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反映底层民众生活的独特群体,是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新生代。这一群体沟通历史与现实,联系乡村与城市,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又反过来对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近代化潮流的激荡下,打工妹“走出家庭”,进入工厂,经历了痛苦的蜕变过程,也为自身的解放开辟了道路。聚焦这一群体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池子华教授新著《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近50万言,首次对近代打工妹群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该书以近代长三角地区为中心,以社会史为基本切入视角,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对打工妹群体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主要内容包括打工妹群体的生成机制、自然及社会构成、求职路径、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劳动状况及生存状态、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以及打工妹现象对城乡社会变迁的影响等。全书脉络贯通,自成一体,初步建构了近代打工妹群体研究的体系,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通观全书,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其一,视野开阔,颇多创见。跨学科理论的引介为该书具体问题的解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全书新见迭出。如对打工妹求职主要途径的考察,作者另辟蹊径,引入社会学的社会资本和路径依赖理论对社会关系网在打工妹求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了深度解读。在考察打工妹的劳动状况时,作者抽丝剥茧,透过大量的史料为我们呈现了一幕看似匪夷所思的图景:延长劳动时间,是劳资双方共同的需要,是一种“自愿”行为。从表面看,打工妹这种自愿要求延长工时的行为与抱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自相矛盾,而实际上这种“自愿”的背后是迫不得已的真实“苦衷”,是资方预设的“成本——效益”的“陷阱”。这种解读不囿于成见,新人耳目。
其二,文献资料丰富翔实,口述资料鲜活灵动。该书不仅充分利用一系列史料汇编、档案资料和相关研究论著,而且广泛引用和参考了囊括近代报纸杂志、社会调查统计资料、歌谣、竹枝词、口述资料在内的大量材料,为分析论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充分利用当事人的口述资料,将打工妹推到历史前台,“开口”为自己发声和代言。如在论述职业升迁的内在因素时,作者以五个打工妹的自述作为个案,来阐述打工妹自身的努力之于职位升迁的影响。在论述劳资对立与冲突的议题时,书中大量采用《大生纱厂工人生活的调查(1899—1949)》的资料,通过一个个打工妹的“内心独白”,来展示打工妹对资本家的不满乃至抗争。这种通过当事人“现身说法”的叙事方式,无疑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其三,时代色彩鲜明。中国近代社会处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急剧的变革是近代社会的时代主题之一。在近代化各种因子的激荡和推动下,打工妹从田间进入工厂,不得不调适自我,去适应与田间迥然不同的劳动方式,即工厂企业的“制度要求”。这个痛苦的蜕变过程,充满了抗拒与无奈,也昭示了新生。诚如作者所揭示的:“制度化的管理,使打工妹告别了往日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自身的现代转型,而在‘制度适应’的同时,饱尝虐待之苦和人格糟践的屈辱。这种两面性,正是打工妹‘制度适应’过程中不由自主的‘二律背反’”。打工妹通过脱胎换骨,迈入了近代的门槛。无论是打工妹自身对文化的主动需求抑或社会厂方出于提升工人素质的考量主动为女工供给精神食粮,针对打工妹的补习教育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为打工妹有如“荒漠化”的精神生活注入了一丝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此外,该书还彰显了作者的现实关怀理念。作者力求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以期透析历史、理解现实。基于打工妹群体带来的多元复杂效应,作者提出了“打工妹群体城市融入”的时代命题,颇耐人寻味。该书是一部时代激变下农村女性转型的生活实录,它将打工妹的生活图景缓缓铺开在我们面前,静静地诉说这一新生群体从传统迈向近代的痛苦蜕变历程,其间有强迫适应的阵痛,也洋溢着裂变后新生的气象。该书笔调鲜活而灵动,冷峻而不失温度,饱含对打工妹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带给人们多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王卫平、郭进萍,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