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
“我们早早起了床,收拾好东西就往西安赶……面对吊唁人群演唱时,我害怕唱不下去,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唱完那一瞬,70岁老腔传承人张喜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喷涌而出。
5月4日上午10时,陕西省作协大院追思堂前,11位艺人首次站立表演,用“哭腔哀声”,吼唱《白鹿原》片头曲,用苍凉、悲壮、凄婉的远古之音、雄沉之气,深切悼念一位让华阴老腔走向世界的大作家。
渊 源
“忠实老师是重新发现华阴老腔的伯乐,是老腔艺人心目中遮风挡雨的大树!”
5月21日上午,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主任党安华一大早就在西安音乐厅录制节目,他说:“对老腔来说,把一个恩人和导师失去了。”谈起陈忠实与老腔的渊源,在送走先生已半个月的这个清晨,党安华言辞间仍难掩悲痛。
陈忠实一辈子业余爱好甚少,好听几句秦腔,尤其以华阴老腔为甚。先生不会唱,就是喜欢听。每每听到忘情,就会哈哈大笑或是咬牙切齿、捶胸顿足。
华山高耸,黄河、洛水、渭水三河静流。华山北麓与渭水之间的丰腴之地谓之华阴,蒿草齐腰、古韵犹存的千年壑塬之上,农人们三三两两步上塬,手里拿着家伙什,或是揣着锣、竹板,或是提着月琴,拿着板胡,还有自家那各色不一的板凳和坐具。俟一人吼起,众人帮腔,以木击板,苍凉悲壮之气扑面砸来,汉唐遗音——华阴老腔,一声长吼回荡在天际,窜入云端……
老腔在明清两代曾经辉煌过,华阴境内有十多个班社,活跃在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十几年前,华阴老腔曾呈萧条之情状,能表演老腔的演员屈指可数。
据党安华说,华阴老腔与陈忠实是在2004年初第一次结缘的,当时老腔到西安为省两会代表演出,陈忠实就在台下观看,但艺人们并不知道陈老师坐在下面。
陈忠实2012年8月3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里描述:“2004年春节的气氛尚未散尽,一位在省政府做经济工作又酷爱文化工作的官员朋友告知我,春节放假期间,由他联络并组织了一台陕西民间多剧种的演出。尽管他着重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这是基于一种庸常的判断: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
等欣赏到老腔表演,陈忠实陷入了沉迷和遐想:“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从此,华阴老腔与陈忠实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个月后,陕西省发改委做民间文化调研,到华阴后,要求看老腔。其中一位领导说:“陈忠实老师推荐说,华阴有个好东西。”调研组看后很感动,随后邀请在西安音乐学院演出,当时台下就有不少文化名人和专家。
2005年,陈忠实把华阴老腔班推荐给话剧《白鹿原》导演林兆华,一经在舞台亮相,濒临死亡的老腔,命运开始发生逆转。
后来,在话剧《白鹿原》筹备阶段,编剧孟冰电话嘱陈忠实提供关中民间歌谣。陈忠实几乎本能地想到几句流传甚广的既能唱也能顺口溜出的词儿来:“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走一步退两步全当没走。前奔颅后马勺都有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孟冰甚感兴趣,这样结实的大实话似乎只有在关中这块苍茫土地上才会产生。于是,话剧《白鹿原》的主题曲由白毛老汉们唱响了,唱词《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成了老腔经典唱词。
2006年6月,一场秦腔和老腔的专场演出《老腔·秦腔〈白鹿原〉原生态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演员濮存昕优雅自如地担当主持人,郑重而又幽默,在表演高潮时他竟然上了台,模仿艺人张四季的动作,用枣木块狠狠砸起凳子,引起台下一片叫好,观众充分感知到这位艺术家对来自民间的艺术演员的敬重之情。
当濮存昕向观众介绍《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先生就在台下,大家的目光随主持人手指的方向聚焦时,却并没有看到陈忠实。党安华说,演出结束后他问陈忠实演出时到哪里去了?陈忠实说:“刚才艺人们演得好,我感动得不停流泪,坐在前排怕被媒体人看到了不好,哪像个陕西汉子!我悄悄地由前排挪到了最后一排。”其性格情感深重的秉性可见一斑。
其实当时的情形是,党安华正为老腔的人才断档、后继无人而揪心。华阴活跃在乡村的自演自乐的或紧凑或松散的班社,当时仅有“白毛”班社算拿得出手,究其原因,关键的一条是经济效益太差,收入低微,不仅年轻人看不上这个行当,那些颇具演唱天赋的老艺人也另谋出路了。
2006年,老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忠实一边极力向外界推荐老腔,一边更关注其生存危机和传承。
欣慰的是,自参与话剧《白鹿原》演出后,华阴老腔的好事不期而至,且不说在陕西当地被邀频频出场,还首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千秋华宴——2007春节戏曲晚会”的高台,同时又受邀参加中国文联于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百花迎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演出。紧随其后,又赴上海、成都、深圳、湖北、苏州等省市演出;不止一次到中国港台地区演出;在文化部的安排下,先后到日本、德国、美国献演;知名港台歌手任贤齐赶到华阴跟白毛老汉等人学唱老腔;韩国国家电视台追到华阴碾峪乡双泉村,不惜费时一周拍摄老腔艺术专题片……
十几年来,老腔和北京人艺《白鹿原》剧组经常排练,党安华等人与陈忠实就有了更密切的接触,年龄相仿的张喜民与陈忠实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此后,陈忠实还两次专程来华阴看望老腔艺人,并对老腔的推广和传承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原生态艺术不要受外界污染,要保持老腔文化艺术的纯洁性和纯真性,不要跟风,不要把先人留下的东西弄得变形变味。”针对一些文化现象,陈忠实对老腔提出了真诚的警示。党安华说:“他几乎每次都要叮咛,让老艺人们保重身体。有个朋友给娃办事,求陈老师一幅字当礼品送,朋友给陈老师拿了润笔费,陈老师说给娃办事,不光不能收钱,字还要写好。”
还有一些感人的事:老腔唱词有陈忠实写的,获奖后,老腔艺人们要给陈忠实一些版权费,他说什么也不收。有一家公司出光碟,与陈忠实商量版权费事宜,陈忠实说:“你把这钱给老腔艺人‘白毛’,我分文不收。”
我常想,先生的性格、骨气与华阴老腔之间到底有什么渊源呢?
先生文字里慷慨激昂的旋律,吃钢咬铁的气势,仿佛老腔永远都是他作品的贯穿红线与背景音乐。老腔吼起来字正腔圆、音乐形象顶天立地,是豁达豪放、爱憎分明、撼天动地的艺术,这正同先生堂堂正正的品格一样。先生的作品中,多见金石有声、慷慨悲歌之士。大家的印象中,陈先生说起话来,总是是非分明、斩钉截铁,绝不含糊其辞,阳奉阴违。言谈话语不藏情,喜怒哀乐溢于表,地道的秦腔道白,梆子爽朗,掷地铿锵。
先生的一生就是一台高亢激越的老腔大戏,如今唱到高潮,戛然而止。他的离世给社会造成了很大震动,不仅仅是因为其作品的艺术高度,更因为他的文学思想与精神风范代表着社会正义和人们的期望。他的全部作品,他一贯的文艺思想与创作态度,他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方向和中国人渴望补充精神钙质的强烈愿望。
吊 唁
白鹿原上的樱桃红了,那位用生命书写《白鹿原》的先生却走了。4月29日晨间,晨光刚刚唤醒这座城市的人们,中国文坛最好的作家之一陈忠实,却走完了74载人生路,溘然长逝。
祭奠灵堂一处设在建国路陕西省作协大院,另外一处在复聪路高教公寓。
消息传开,满目哀伤,先生驾鹤西去,整个社会的神经被牵动,给许多熟识的不熟识的人都带来巨大的悲痛和遗憾。一批又一批的市民、读者自发赶到省作协在高桂滋公馆的追思堂,洁白的鲜花寄托着人们无尽的哀思。
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吊唁的人一队接一队。
“听到陈忠实老师去世的消息,就像头顶响了个炸雷,这么好的老汉,咋说走就走了。当时,正准备北京演出,演出结束后,急忙赶回来送陈老师。”华阴老腔艺术家们要“吼一声”为先生送行。5月4日,他们早早就起了床,收拾好东西,提着表演要用的凳子等道具到华阴市与吊唁的队伍汇合,从120公里之外的华阴赶赴西安。一改原来高昂的腔调,第一次以站立的形式,用“哭腔”哀声吼出了《白鹿原》片头曲《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他们以独有的方式表达敬意,悼念恩师、巨匠,其苍凉悲壮的气质感染了在场的人,纷纷潸然泪下……
老腔艺人张转民、张喜民、张拾民是三兄弟。十几年来在全国屡获大奖,在老腔艺术保护、创新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70岁的张喜民是张家子弟中演唱声名最大的一个。他悲戚地说:“这些天来,心里一直不美,很难受。”陈忠实给他的印象是:“朴素,是个老实人,没有拐弯抹角,很亲近,像一个村里的人”。
“2005年6月在西安为北京人艺《白鹿原》创作组人员演出,第一次见到陈忠实老师,看他穿的是农民衣服,说的是农民话,感觉到和老腔的关系特密切。后来,陈忠实老师来双泉村采风,他说,你们唱这老腔,真正是把先人那些继承下来了。”张喜民说:“一次在我家吃饭时,陈忠实老师曾经风趣地说:我知道我老婆蒸的馍好,谁知道喜民老婆蒸的馍还好。走时,我特意给陈老师带了几个农家馍和一袋农家面粉。”
73岁的张转民说:“陈老师来双泉村采风时,很关心老腔的发展,问观众多不多,外出演出情况,自己感觉演得咋样。经过多年交往,我感到陈忠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平易近人的人,没有架子的人……”
63岁的张拾民说:“陈老师留下的宝贵遗产不单单是《白鹿原》这部作品,他对老腔贡献也很大,他的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大文豪。”
传 承
5月21日上午,西安音乐厅,国家电网正在录制品牌建设主题宣传片,巧妙地融入了华阴老腔的因素。策划人王朝锋说:老腔走进大型国企的企业文化宣传片中,是一种创意,也是一种融合与推广。
其实,自唐代始,老腔的说唱形式一直与皮影戏融合在一起,它们构成了互为载体的封闭式演出,老腔艺人们处在被包得严严实实的环境中,对于艺人,观众“不见其人只闻其声”。
2001年,一个偶然的创意使得老腔演唱从皮影中剥离出来,演员阵容和乐器增加了,演出场所变了。党安华就是促成这一改革的关键人物。
那是一个不经意的发现。2001年的一天,张喜民的戏班在城郊唱戏。党安华陪朋友去修葺舞台,只见台上皮影短兵相接,好不热闹,可台下却冷冷清清,只有三人。他掀起了帷幕,这一掀,让党安华“惊呆”了——张喜民怀抱月琴,仰头高歌的样子,他十多年未忘。“后面的东西真是太精彩了!单是靠看皮影戏的时候听他们的演奏,感受不到那种激情和冲击。”学导演出身的党安华意识到,与其把皮影戏呈现给观众,不如把最原生态的东西呈现给观众。自此,老腔艺人们正式走上前台。
和老腔艺人一起走过15年风雨,党安华认为,老腔之所以打动人,因为它是原生态的东西,把农民的憨厚朴实、艰辛豁达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尽管和皮影戏剥离开来,但它的风格一直没有被破坏,它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
老腔影戏传统剧目有一百多本,至今流传的不到八十本。曾经,老腔与许多非遗项目一样,面临着传承的困境,老腔艺人中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已经61岁,传承人屈指可数。
回溯十几年,老腔文化的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走出困境之路也不是单一力量推广、推进的,有人形象地比喻“是一把把钥匙合起来,打开了一把生锈的锁”:
2005年,由于陈忠实给导演林兆华的强力推荐,濒临危境的华阴老腔与话剧《白鹿原》成功融合,由陕西走向了北京,北京观众接受了老腔,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的不断推广活动中老腔声名远播,连演87场,由此走向全国。
2008年,张喜民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12年,有意识地使用老腔元素的电影《白鹿原》在全国热映,再次形成对老腔的强力宣传。电影《白鹿原》制作完成后,《光明日报》编辑韩小蕙有幸先睹为快,她被其中“老腔”那一段戏震撼得目瞪口呆。2012年8月3日,《光明日报》13版用一个彩版,配上了演出图片、油画,推出陈忠实的文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充分展现出老腔独特的魅力。
2014年,老腔再度登上《新闻联播》,节目介绍了老腔与马年春晚失之交臂的过程,并对老腔融入流行元素的开放式表演进行了介绍。
2015年12月5日,东方卫视《中国之星》节目中,歌手谭维维《给你一点颜色》,把传统曲艺和摇滚乐“混搭”结合的表演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发源于西方的摇滚乐,根植于黄土高坡的老腔,这两种看起来没有任何相关性的艺术形式,完美跨界融合,又给走出困境的老腔加了一把力,亦算是传统戏曲剧种推广和保护的一次成功尝试……
2月7日晚,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谭维维再次演绎《华阴老腔一声喊》,让观众感受到了“黄土与摇滚、电声与弦乐的碰撞”。
2月15日,华阴市政府举行表彰会,为张喜民等老腔艺人颁发30万元奖金和“突出贡献奖”奖状,获奖理由是“实现了多年来的‘春晚梦’”,极大地提升了华阴、华山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月1日,华阴老腔亮相“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作为压轴节目,华阴老腔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4月2日,6位华阴老腔艺人,把原始、苍凉悲壮、粗犷豪放的“远古之音”带上了西安北至深圳北的G824次高铁列车。
5月9日,西安警花陈卫在央视《星光大道》月赛中混搭华阴老腔艺人,演绎了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个歌声细腻温柔,一个吼得尘土飞扬。这也是老腔与民族唱法歌者的首次“混搭”。
5月16日,渭南市“文化根脉 薪火相传——秦东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华阴老腔等一批特色非遗项目,陆续走进渭南各中小学校园,与学生们零距离接触
…………
老腔与各种艺术形式多样的融合,来自政府、民间等各方各层的推动,各种新闻形态的推介宣传,终于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合力——国家级“非遗”项目华阴老腔就这么活下来了,火起来了!老腔开始走向世界!
如今,华阴老腔空前活跃,形势看涨。当地不仅重新组织起不少演出班社,许多具备天资的年轻人也练开了嗓子,拜起师傅,经常活跃的已有8个班社。党安华、白毛老汉们不再担心断档的事了……一时间,不仅谭维维成了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华阴老腔的艺术家们的电话也几乎被打爆,采访邀约接连不断。老腔这匹“千里马”,已飞奔出国门,驰骋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地区的国际舞台上,成为一张代表陕西乃至中国的靓丽名片。
老腔从皮影中剥离是不是变味了?坚守与传承是否水火不容?华阴老腔今后如何更好地传承?
6月2日,纪录片《华阴老腔》传承研讨会在渭南召开,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将为老腔拍摄六集大型纪录片,由李华俊担纲总导演,阵容强大。
研讨会上,专家纷纷发言,为老腔传承建言献策。
党安华说:“把老腔从皮影中剥离出来,是不是最好的传承?我2001年与老腔结缘,一直也在反思和自我批评……民间的东西有先天不足,需要一批文化人一起把它推进。今天老腔走进高校,计划开设艺术班、兴趣班,可喜!”
张喜民说:“老腔从小地方到大舞台,走到现在的地步真不容易,传承是个大问题。2010年、2014年政府办了两期培训班,有100多人参加,年龄偏大,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另外,老腔艺人都不识谱,专家曾建议转化成五线谱便于传承……我天天都要去野地里练嗓子,现在说服正在上大学的孙子张猛学老腔……”
华阴市文化局局长郝富仓说:“传承不能只是一种坚守,一定要走融合的路子,借助其他元素,用创意包装,开辟更有效用的传承之路。以老腔与北京人艺的融合为例,地方小戏与高雅的话剧融合,达到很好的效果。”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屈健说:“传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华阴老腔与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混搭’的效果,即是眼前的成功例证。”
种种迹象表明:“东方摇滚”的华阴老腔,似乎终于冲破了它与现代艺术间的那道厚厚的围墙。
老腔的发展,为非遗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的路子——传统风格与现代审美的高度契合,在舞台上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没有变质变味,而是用对传统敬畏与诚意征服了观众。
先生远去,老腔传承!抚卷沉思,除了巨著《白鹿原》,陈忠实一生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直接推动了老腔的传承。
陈忠实与《白鹿原》,凭借其社会影响力,引起了外界对于华阴老腔的关注。华阴老腔在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种种成功尝试,也为其他濒危状态传统曲艺的传承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邢小俊,作者为作家、媒体人,曾获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