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5日 星期三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兰晓峰 杨雪芳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5日 06版)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柳月湖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国学文化墙

      2014年,国务院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教育转型。一时间,高校如何向“应用型”转变,成为高教领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作为一所地处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独立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立足壮乡特色,面向东盟,在转型发展中大胆先试先行,并取得初步成效。在刚刚出炉的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200强)中,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名次再次大幅提升。

     

      “‘应用’不是高等教育的新功能,也不是高等学校的分类标签,而是贯穿各类高等学校谱系的功能。”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院长陈元中说,面对转型的难题,学院明确“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复合型、国际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凝练专业集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东盟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深化高校改革、推进转型发展中下好“先手棋”。

     

    从“巴掌”到“拳头”——凝练专业集群形成整体优势

     

      “专业技术类型人才培养有专门的职业类院校,研究型人才培养有传统院校,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院长陈元中说。自2002年办学开始,学院就一直努力寻求符合自身情况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努力塑造具备优势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几经探索实践,2009年学院明确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与发展目标。

     

      一个巴掌和一个拳头,哪个力量大?很多高校办学过程中,都曾遇到这样的问题。相思湖学院原有32个专业,涉及8个学科,部分专业如法学、烹饪与营养教育、社会体育与运动指导等专业无法纳入大类的学科群,无法充分利用、共享现有资源,增大了办学成本,同时分散了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分散了教育教学精力,“大而不优,多而不强”。为此,学院决定将32个专业凝练成5个专业集群:国际经贸类专业群、管理类专业群、语言文学类专业群、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和信息工程类专业群。

     

      5大专业集群的凝练和确定,实际上也确定了学院在人才培养类型上的精确定位:经贸类、艺术类、管理类、语言文学类和信息工程类等5类应用型专业人才。每个专业集群由核心专业、支撑专业、依托专业3个部分构成。核心专业凸显学院的办学方向、办学优势,以及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表现为专业招生规模大、办学优势大、收益贡献大、社会影响大和发展潜力大;支撑专业主要是在知识框架上拓展、丰富和完善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质,主要表现为专业间有较强的关联性,课程设置间有较大的交叉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强的一致性;依托专业,主要是完善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结构,这些基础能力包括:健康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法治思维能力等。

     

      学院成立了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院级领导分别负责一个专业群的建设。学院的转型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对珠三角、长三角、广西本土、东盟各国相关行业进行调研和综合分析,按照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并请首席教授、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凝练专业集群,各集群中的专业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集中了教学力量,优化了资源配置,专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逐渐形成专业优势和“拳头”效应。

     

    从“自发”到“自为”——优化课程体系面向市场育人

     

      “过去那种一本讲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行不通了。”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教师们纷纷感慨。学生们也感同身受: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课程设计的要求,现在的课堂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手脚动起来”。

     

      “高校在应用型道路上没有经验可循,要求我们在观念上从‘自发’到‘自为’的深层转变,重新设计课程体系,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党委书记陆喜培说,为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学院组织了5个专业集群的调研组,分赴区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进行深入论证,最终明确了符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任务。

     

      一是调整课程模块。按照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素质拓展课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各课程模块在人才培养上的功能定位。公共课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学科基础课奠定专业的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基础课题传授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专业方向课程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拓展课程包括原来的公选课和公共课中的一部分,如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等,打牢人才发展基础。

     

      二是优化课程结构。通过“结合”“融合”和“整合”方式调整课程结构。将大学英语、计算机课程与专业结合,在所有班级开设一年普通英语的基础上,在相关专业开设专业英语,比如英语课程与国际贸易课程结合,变成国际贸易英语课程。同时要求与计算机课程专业结合,如与国际贸易课程结合,变成国际贸易软件课程等;将心理健康、军训、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与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与融合,比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就业指导课、创业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心理健康课;将部分交叉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比如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出版经营管理”和“出版营销”中有相似的教学内容,将两门课程整合成“出版经营学”。

     

      三是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适当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学分,扩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

     

    从“封闭”到“开放”——创新培养模式 成就职业梦想

     

      “在国内外的学习和实践,让我‘脑洞’大开,视野得以开阔,能力得到提升,顺利实现了我的就业梦。”目前在某集团从事印尼语翻译工作的2014届毕业生小刘感慨地说。

     

      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像小刘这样的受益者很多。在转型过程中,学院改变了以往以学校为中心、自我封闭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入区域社会,充分利用区域社会资源,探索、创新与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3+1”“专业+语言”“语言+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1”人才培养模式。东盟语种专业、国贸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等14个专业实行“3年国内+1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编辑出版学、动画等5个专业实行“3年校内+1年校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目前已与越南、泰国、印尼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4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专业近500名学生到这些高校学习一年。

     

      “专业+语言”“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泰语、越南语、老挝语等6个专业中实行“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语言类专业中设置经贸、管理、人文类课程模块,丰富语言类专业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旅游管理等8个专业中实行“专业+语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贸、管理、人文类专业中增加东南亚语言课程,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具备东南亚相关国家的语言能力。

     

      深化实践性课程改革。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汉语言国际教育、印度尼西亚语等8个专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探索不同专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模式。确定国际结算、市场调查、外贸单证实务等14门课程为实践教学试点课程,探索课程建设中如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编辑出版学、动画、产品设计、旅游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中推行校企深度合作,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大学4年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到学院建设实验中心,学生定期到实验中心学习,或者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挑选优秀学生就业,从而打通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直通车。

     

      (兰晓峰 杨雪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