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观察】
吃麦当劳、用苹果手机、看《美国队长》……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这样的年轻人随处可见。
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正日益激荡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技术、商品、人口以及文化跨越国家和地区疆界频繁流动。在经济生活领域,以市场经济为运行模式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在全球经济体系的框架下运转,而不可能闭关锁国独自进行。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非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价值生态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强势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是否会对建立在本土文化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中国道德教育不得不深思的现实问题。
道德教育领域的文化自卑心理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看,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处于强势状态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文化上的自信。而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处于弱势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文化自卑心理。
近代之前,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一直充满自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在与西方列强对抗中的一次次失败,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评价越来越低,对自身文化的失望也日益加重,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从自信逐渐转变为自卑。近现代以来,文化自卑心理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即便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轻视和否定现象依然存在。总有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不自信,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自信,似乎不全盘接受西方社会的那些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和未来发展就将陷入困境。
道德教育领域的文化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一边全面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贬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是多么的落后腐朽和不合时宜,一边迎合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鼓吹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是如何的先进高明和切合时代。文化自卑心理的蔓延,给历史虚无主义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和道德教育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割裂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主张“重新评定一切价值”的话语体系,它抽离了中华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发展的社会历史语境,而道德教育一旦脱离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就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具有文化自信心,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尊重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也不可能在全球的文化交往和交流中享有自主性和话语权。
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文化传统具有强大和持久的力量,即便某一个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文化传统也不会随之而被彻底去除。文化传统的视界虽然带有历史性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传统只是简单地叙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因为,文化传统对人类的现实生活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着文化自信的传统,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着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特色,并通过吸纳和消化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中华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
充分展示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魅力
以文化自信引领道德教育,就是要充分展示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和现代价值。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虽然中国文化传统历经冲击,但它没有被摧毁,也没有被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所同化,反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愈加展示了自身的特色和魅力,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传统叙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生活史。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已然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生活中生生不息的文化遗传基因,是当代中国人的道德生活无法抛却或摆脱的传统纽带。全球化时代的道德教育应突出传播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中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承接的治国安邦、做人做事的价值观,如“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君子喻于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等等,这些传统价值观有着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依然是一种“活着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精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历史传统,不能脱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持守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不能脱离当代文化环境下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之所以能够为世代中国人所广泛接受,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播方式,将其所倡导的伦理文化和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介入了人们的日常人伦关系,成为人们处理社会伦理关系和应对道德生活冲突的基本行为规则。以儒家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的道德教化同对国家治理和个体道德品性的培育结合起来,达到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中国道德文化传统既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传统,并因其适应时代的生命力而构成了当代中国道德文化的精神支撑,同时,中国道德文化传统还是一种国家治理和生活方式的传统,它向当代社会提供了进行道德教育和培育公民道德品性的成功范例。
以文化自信引领道德教育
以文化自信引领道德教育,就是要以开放的姿态,将道德教育融于全球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大环境中,培育公民理解和尊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共同价值观的道德精神。有学者指出:“世界文化是在多元互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将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与其他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涵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发生交流和碰撞。
在道德教育中强调对本民族道德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尊重与认同,并不是要否定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共同价值观,而是要明确地告诉受教育者,人类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诸如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正等,它们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全世界各民族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但是,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表现形态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是呈现出与民族文化底色相适应的多样性形态。因此,理解和认同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正等共同价值观,不可能脱离地方性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而且这些共同价值观的实现方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必然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色。人类共同价值观只有与不同民族的道德文化传统结合起来,才能在人们的精神世界扎根,被人们所接受并付诸道德实践。
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并不排斥自由、平等、公正等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共同价值观,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传统虽然“是现存的过去,但它又与任何新事物一样,是现在的一部分”。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力,不是体现在抛弃旧传统再造新传统,而是体现在能在何种程度上以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吸收人类不同文明的发展成果,从而再铸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全球化时代的道德教育理应广泛传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共同价值观,但只有将共同价值观教育融于传承和弘扬民族道德文化传统之中,与民族的道德文化形成合力和互动,才能全面理解这些共同价值观之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道德培育的重要性。
(孙春晨,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