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 中国学人】
2002年的夏天,是一个开始。
那年康震32岁,刚刚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在北师大文学院任教。几年间,他获得不少荣誉:“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奖”……
几年间,随着在央视《百家讲坛》的精彩讲述,他的名字为更多的人熟知,无数传统文化的粉丝,听他讲李白、杜甫、苏轼,讲唐宋八大家……
“古典诗文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与理想追求。”康震直言。
对历史人物,对古代诗词,他有自己独到的评价——
学唐诗,关键学什么?就是要学唐人的意气蓬勃、奋发向上,学大唐时代的兼容并蓄、勇于创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生活中当然会有阴影,但阳光才是我们追逐的方向!
苏轼一生几起几落,但关注民生、热爱生活、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始终如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道尽了东坡先生耿介不屈、顽强自信的精神品格,也成为千百年来激励后人努力前行的强大动力。
还有那些精巧有趣的寓言小故事,这不是伊索版和古罗马版,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版。一个小虫儿、一只小鹿,都在庄子、柳宗元的笔下开口说话,人生的哲理、自然的造化一一呈现在眼前,沾溉当代,泽被后世,其意甚远。
这些,就是康震在《百家讲坛》要告诉大家的。讲坛不同于课堂,课堂讲述系统的学科知识,讲坛要求将学科知识凝练为一个个鲜活形象的问题、故事,让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地流进观众的心田。“要让观众听得懂、听不够,真的不容易,是门大学问。”他说。
康震坦言:“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个大工程,不仅要做好普及推广,更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真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只有这样才能出学术精品,才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作为学科团队成员,康震近年来围绕隋唐五代散文文体发展,唐代文学与都城、地域文化等课题展开深入系统研究,出版《中国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等学术著作,在《文学评论》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学术贵在创新。“这些年的研究,我力求三个方向的突破。”康震说,“一是由具体文学现象的考论向文学演进规律的探究拓展;二是由文学本体的考察向文学与文化的交互影响拓展;三是由文献实证向文献实证与多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拓展。目前,我正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展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的整理研究工作。”
十几年来,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北师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深深记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自己的准则,教书育人、研究学问是自己的责任,普及文化、服务社会是自己的使命。“要想端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学问无止境,只有苦练内功,才能不断成长;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有所发现;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有所成就。
有一段时间,人们在电视上看不到他了。其实他一刻也没闲着。他要给本科生上课,要指导硕士生、博士生,要组织力量围绕课题撰写论文,出版专著;要承担行政工作,建设精品课程等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国家级、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荣誉不能说明一切,但荣誉的背后,是笃实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和用心的积累。
“从小我就对哲学、文学特别感兴趣,是个典型的文科男。”康震笑言。的确,从连环画、小说开始,到费尔巴哈、马克思、毛泽东的著作……成长的路上,他对于理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到了大学,更喜欢将自己读书的点滴感受形诸笔端,写成论文。而现在,随着学识的扩展,他深深地认识到:研究问题一定要立足学术,面向时代,学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往往也是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研究不能远离时代,脱离民众,要以时代为导向,为民众做学问,只有这样,学术研究才会拥有强大的活力与持续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李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