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的关于农业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何推进这一改革?笔者认为,从更好地提供农业生产基本公共服务的角度看,应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调结构、提品质,解决农业生产低质低效的问题。我国农业多年来连续丰收,农产品总量充足,但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凸现。一方面是部分农产品产能过剩,“价低卖难”的现象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难以满足。此外,国内农业生产正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导致部分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长期依赖进口,并且国内均价高出国际价格20%到100%不等,在国际上不具备比较优势。这导致中国托市收储的粮食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因此,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增强市场配置农业资源的效率,将成为未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的重点是在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以数量为主逐步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的同时,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通信息、重引导,解决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滞后的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农产品种植面积、产量与价格大幅波动,致使农产品丰产不丰收,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也不利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比如,2015年“草莓农残超标致癌”等不实信息的流传,就造成多个草莓主产区滞销,令农户利益受损。当前亟待解决农业信息畅通透明、规范采集、权威发布等问题,需要加快建立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度,加快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健全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强化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效率。
三是促融合、挖潜力,解决农业发展方式单一的问题。用现代农业的标准来衡量,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低产业化、低市场化、低集约化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拼资源、拼环境、一味追求产量和收入的发展方式,忽略了农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易引发农业源污染和食品安全危机,并弱化农业应对自然、市场风险的能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表面上看是农业自身的事情,实质是优化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要求。如果就农业发展农业,不把农业现代化纳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体系中来统筹谋划,农业发展方式就难有实质性转变。为此,须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拓展农业广度和深度,摆脱农业“单兵推进”的思维惯性和工作模式。
四是补短板、优环境,解决农业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的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是突出的短板。过去农业发展盲目追求增产,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和地下淡水资源、滥用化肥农药和饲料添加剂,易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得不偿失且不可持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管理”的食品安全战略,强调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与食药部门无缝对接,共同打造从生产到消费全程可监管、可追溯、信息互联共享的技术平台,进一步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
五是抓管理、促效益,解决农业管理与考核机制滞后的问题。当前,我国重数量轻质量、重种养轻营销、重规模轻效益的农业管理和考核体系,导致农业投入成本高,但整体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近年我国土地规模化经营日趋兴盛,大量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民合作社涌现。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被动陷入规模大、效益低的局面。懂管理、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农业发展新的人才瓶颈。为此,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育既了解市场又懂得科学种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合同制、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经济关系,连接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等各环节的市场主体,把新型职业农民、农户、企业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农业考核方面应注重考核的多样性,综合考虑产量数量增长的成本代价、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多角度衡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形成科学的农业考核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