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

    明石桥

    作者:苏雪依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3日 15版)

        【地域文化】 

     

        火红的夕阳点染了周边的云朵,也点染了这一江滔滔的大水。它从遥远的旋崮山而来,在此经过65个桥洞,又浩浩东流而去,直至入东平湖,进黄河,奔大海,完成自己波澜壮阔的使命。

     

        芦苇亦被罩上一层金红,飒飒的身影拂在水面,平添了几分柔曼。它承大汶河浪涛抚摸,心地粗坚率真;更有一丛,身子达两米余高,随风倚向石桥,仿佛在倾听自然的密语。再看这桥,宛若游龙,在红晖中似乎想要飞起来——其实它是留恋此处的。它北起泰安岱岳区大汶口镇南门,南至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两岸的人们,早已用500年的热忱挽留住了它。

     

        桥面零零星星钻出一些碧苔,诉说着生命的坚韧,而桥身,分明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润。遥想当年,一行行脚印踏过,一辆辆车马踩过,一列列生死嫁娶的队伍经过,悲喜与离愁,轮番在此上演。而此桥不语,宛如一位白发苍髯的老者,阅尽风烟自岿然不动,迎纳着一切,也铭记着一切。

     

        一个五六岁的小女手里捧着一大把野甘菊,迎面而来。她指着岸旁不远处的一排砖房,告诉我那里有她的爷爷。她说她爷爷,还有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一直住在这里,看着汶河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我忆起来,原先这汶河两边是无桥的,只是在明代隆庆年间得建此桥,岸边也是无村的,四周是茫茫旷野。因为这桥,商贾行旅开始来往不绝,便有那有心的人在此搭了茶棚,专为过路人解渴。久而久之,规模越来越大,竟形成了一个茶棚村。又因这桥,磁窑成为交通枢纽,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年古镇的形象。

     

        “俺爷爷说,他小时候就爱在这河边戏耍。有一天,他闭着眼睛浮在河上,忽然大腿一阵疼,像被啥拧了一把,疼得差点栽到河里。爷爷说,原来是一只白鹭,以为游到它家的爷爷要偷走它的蛋,就拧了他几口!爷爷说,白鹭的尖嘴嘴像钩子呢……”那样的场景引人想象。汶河水质洁净,空气清新,吸引了洁白的使者来此安家。每年春天,在南方过冬的白鹭都会回到这片密密的苇丛里繁衍生息。古老的明石桥边,也是一处自然的佳景。

     

        我又想到,杜甫望岳,可曾路过此处?他登上岱顶,如果着意,是会看到这长长的白练的,它会晃着他的眼睛,让他感到惊奇。孔子自曲阜游学天下,是否也曾涉越此水?那逝者如斯夫的喟叹,也许是给汶水的。左丘明、鲍叔牙、羊祜、石介、萧大亨……齐鲁多风流,这些才子名士我想莫不见识过汤汤汶水的风浪。

     

        继续回溯历史,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使得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到了公元前4500年。也许,曾有一块块陶片流落桥下,也许,曾有精美的玉器砰然落入河中——它们在某处埋藏了千年,缄口不语。

     

        我望不见历史苍远的尽头,却能感受到脚下沉甸甸的厚重。低头注目,若干石条并排铺列,每块足足达3.5米,由铁质的锤形扒锯连接起来。威严敦厚,气质卓然。想那建桥之人,须费多大的才思与财力才能成就此桥?这一干石匠,必是将生命的沉思和对生活的热爱倾注到了桥上。虽然清雍正年间此桥被大水损毁,犹有那义薄云天的名匠姜公义修,使之达到古今如一。

     

        小女渐渐远去了,消失在郁郁的林中。红气散尽,薄暮渐渐升起来。汶河之水,转而油黑发亮,愈显桥之沧桑沉实。声息渐渐寂了,只是偶有蟋蟀,在敲响《诗经》的清音,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在无垠的时间里,一切都随着奔流的河水逝去了,其中的美好,则被镌在了桥上。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