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陆宴辉在获知自己入选“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之后,嘴里蹦出的第一个词。但他能获奖,却绝非这两个字所能概括,这位1980年出生的研究员,因对棉花害虫的深入研究而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成为我国该领域青年一辈的“实力担当”。
“我们现在做的是棉花害虫的生物学与防控研究,探索棉花害虫自身有什么生物学特性,在田间有什么发生规律。从习性和规律入手,提出综合治理措施。”陆宴辉说,每天上班,棉花害虫们就“陪伴”在他身边,在与办公室一墙之隔的实验室中,这些小虫子或许会被陆宴辉和他的同事切割开身体,或者放进风洞实验设备。陆宴辉说,做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知道如何与它们作斗争。
人类与害虫之间上演着此消彼长的漫长斗争——虫害会让棉花减产,但大量使用农药不仅会使土壤、水源严重污染,害虫还会产生抗药性。引入转基因棉花既不产生农药污染,又能通过特定杀虫蛋白和害虫体内的特殊受体结合,杀死害虫。
陆宴辉所在的团队证实了过去近20年间,我国华北地区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棉花之后,不仅降低了棉花上棉铃虫的数量,而且还减轻了周边其他非转基因农作物上的棉铃虫危害程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转基因作物抗虫性进行的大规模长期跟踪研究,论文曾被作为《科学》杂志的封面故事,其主办方美国科学促进会还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果,这是该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新闻发布会。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人与虫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因此而取得决定性胜利。”陆宴辉说,转基因棉花在华北等地大面积种植以后,农民减少了打药次数,但这却会对其他害虫的种群数量产生影响。陆宴辉说,这些单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虫子生存能力极强,“一旦环境中有些条件适合,种群数量一下子就上来了”。为此,陆宴辉长期在华北农村蹲点试验,综合观察田里各种虫子的此消彼长。
为了摸清这些虫子的习性,“80后”陆宴辉已经花了十多年工夫。在大片的棉田里,陆宴辉和同事早上6点就要开始工作,观察虫子的活动规律,有时还要小心翼翼从棉花上把虫子采集回来,带到北京的实验室分析。
这一次,他又用数据证实打药次数减少,会导致另一种害虫——盲椿象变成棉田的主要害虫。论文发表在2010年的《科学》杂志上,这是他的名字第二次出现在这本杂志上。2012年,他又阐明了转基因棉花种植后,瓢虫等有益天敌的种群变化趋势,研究论文在《自然》杂志上进行了发表。该项研究同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0年以后,全国棉花主产区调整至新疆,从未和棉花害虫“分开”过的陆宴辉奔波在新疆棉花种植区,全面掌握新疆棉花害虫发生危害的第一手情况,他还在库尔勒、阿克苏等地建立了试验基点,开始了新疆棉花害虫的系统研究。
“我是个农村孩子,只认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这个理儿。”陆宴辉说,“开展新疆棉花害虫研究是一个新的起点,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将继续全身心地观察棉花害虫世界,脚踏实地行进在棉花害虫研究的人生之路上。”
(本报记者 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