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2日 星期四

    曹雪涛(陈嘉庚生命科学奖获得者):立足本土 披沙拣金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2日 10版)

        就在本次院士大会召开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刚刚在德国领取了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证书。《自然》杂志授予他“杰出导师奖”、《细胞》杂志聘请他为编委、出任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主席……这位立足中国本土做科研的医学免疫学专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医学免疫学不仅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学科,也具有重大的转化应用价值,因为它与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断、治疗紧密相关。”曹雪涛介绍,很多重大疾病,包括癌症、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等,都与免疫学息息相关。疫苗与抗体药物更是惠及众多患者。

        曹雪涛的研究就是要弄清免疫系统工作的奥秘。当外界病毒或细菌“进攻”时,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进攻”、“激起反抗”的——这就是免疫系统应答的机制。但免疫系统也不能总是工作,当取得胜利后,它又是怎么及时终止反应的——这就是精准的免疫调控。

        不仅如此,曹雪涛正在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我围绕肿瘤免疫治疗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比如我们自主研发的一种用于晚期癌症治疗的树突状细胞瘤苗,经过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批准,已经开始三期临床实验”。

        曹雪涛自豪地说:“这些工作都是在中国本土完成的!”

        但让曹雪涛获得国际免疫学界认可的,不只是他研究的原创性和应用性,更在于他推动了中国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他担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8年,学会发展到8000人规模,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中国免疫学的国际地位;他主编了医学免疫学本科、研究生教材,完善了中国免疫学教育体系。

        现在,曹雪涛也在思索,在新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要抢占科技制高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认为,目前中国迫切需要三种人才:战略科学家、领军科学家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青年科学家。曹雪涛说,战略科学家要能准确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大势,进行前瞻性布局,及时把控新的增长点;领军科学家则是那些在学科领域内深耕精研、取得里程碑式成果,能够形成学术体系乃至学派、组建团队的学者;“对青年科学家,我们要以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景去鼓舞他们,以国际标准去引导和评价他们,让他们敢于提出原创性理论和革命性技术体系,而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甚至从一入行就知道退休时是什么样子”。

        在6月1日的颁奖典礼上,曹雪涛有些激动:“陈嘉庚科学奖在国内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是一个影响力极大的奖项。能获得陈嘉庚科学奖的认可,我很激动,但我感到更多的是压力,是鞭策,这将是我今后工作的新起点。”

        (本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