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4日 星期二

    从“政府配菜”到“群众点菜”

    ——深圳市龙岗区构建基层民主共建新局面

    作者: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4日 04版)

        族人相聚同吃“大盆菜”,是客家地区百姓逢年过节集聚相庆、分享美好生活的传统形式,一道盆菜能够汇集几十种食材,不仅有山珍海味,也有萝卜青菜,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众人需求。

        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在基层治理创新中,推出“社区民生大盆菜”改革项目,建立了“居民点菜做菜、政府买单”的民生实事工作机制,实现了居民“我的实事我做主”,不仅精准地解决了民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得到群众普遍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激活基层自治细胞,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方式变革。

        龙岗区作为深圳市制造业聚集区,由于面积大、外来人口多等原因,城中村治理难、区域发展不平衡、社区基建、民生服务等方面存在缺口的问题一直存在。

        近年来,龙岗区为加强社区治理、落实民生服务,进行了不少探索,而以往由上级政府主导进行的民生项目依旧存在着与群众诉求和愿望有效沟通渠道较少等问题,结果是民生工作没少做,社区居民认同感、参与度却不高,“政府买了单、群众不买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改变这一状况,2015年,龙岗区政府在改革中推出了“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给予每个社区200万元经费,由社区民众自行决定“大盆菜”怎么点、怎么做、怎么吃。

        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的方式,在“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中,“点菜”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在社区范围内广泛征集,由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居民议事会)讨论票选,由街道办召集专家论证团队进行评审“定菜”,最终由街道办来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老百姓自己选择、自己决策、自己参与的成效是显著的,有形的变化让居民看在眼里:雨水管网通畅、清洁了,排水沟底硬化了,城中村道路晚上明亮了,文体设施、道路绿化变好了变多了。无形的变化润物细无声:社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了,就业保障服务、各类技能培训增多了,文体活动丰富了,各种公益行动让群众感受到了温暖。

        2015年,龙岗区确定实施“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共3209个,其中工程类1403个,服务类1094个,货物类712个,总计投入经费4.17亿元,社会效益明显。老百姓普遍反映,“社区民生大盆菜”不仅解决了他们“急、困、难”等问题,还让他们有了当家做主的感受。

        “社区民生大盆菜”带来的不仅是政府职能和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变,还包括工作效率的提升、社会资源的充分调动和节约。横岗社区的“客家美食街”项目,仅用几万元经费便帮助许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实现了再就业;爱联等社区的“小候鸟行动计划”,仅使用五万元项目经费,已经为上万名寒暑假来龙岗探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织几百场活动,让这些“小候鸟”拥有寓教于乐的快乐假期。

        根据2015年底第三方机构对“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实施状况的评估,调查结果显示,78%的受访居民表示“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社区的生活环境”;79.1%的受访居民表示“项目的实施极大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报深圳5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