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知识分子,不论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学历、职称、地位有多高,唯有秉持求真务实精神,才能探究更多未知,才能获得更多真理,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知识分子正是凭借担当精神,发挥专业特长,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坚持面向祖国和人民的根本需求,用奋力拼搏的追求,让一批批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追赶世界,造福社会,回报人民。
前不久,在西南交大120周年校庆成果展上,一批批历史硝烟中诞生的教学科研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曾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工程队——从1951年到1953年,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当时全国唯一奉命参战的大学,先后组织了三批在校师生共计181人次(118人),组成工程队奔赴朝鲜,出色完成了4个机场的修建任务。工程队队员中,施仲衡、王三一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大鹏、王乃忠后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党代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电气化铁道建设面临国外技术封锁和后备零部件无保障等难题,西南交大钱清泉教授带领团队奋起攻关,在1986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电气化铁道多微机远动实验装置”,在我国铁路牵引供电领域开始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西南交大校园中那套标有“中国·西南交通大学研制”醒目大字的装置,浓缩着知识分子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将个人才智奉献给国家和民族,勇于创新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知识分子责无旁贷,无论是实验成果,还是课堂讲授,抑或是奔赴全国各地的科研服务第一线,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增强创新意识、敢于抢占国内国际创新制高点的理想。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知识分子以中国梦的“追梦人”和“筑梦人”姿态,在国际创新创造的竞争洪流中搏击前行,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