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欢乐颂》近日播出,收视率和点击率一路飙升。由于其剧情设置和人物塑造颇具话题性和代入感,使诸如“你是《欢乐颂》里的谁”之类的话题讨论随着情节的推进不断发酵,继而在社会上引发一阵阵舆论热潮,这种文化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该剧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讲述了五个性格迥异,各自携带着来自工作、爱情和家庭的困难与不如意,却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女性先后住进上海的欢乐颂小区22楼,因邻里关系而相识相知,从互相揣测对方到渐渐接纳彼此、敞开心扉,齐心协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并见证彼此的成长与蜕变的故事。电视剧的片名看似轻松欢快,镜头下的欢乐颂却不是一个充满欢笑的地方,而是充斥着腹诽、隔阂和烦恼。创作者用金钱、地位、学识、家庭背景等指标人为地将剧中人物划分出三六九等。在2202室住着三个租户,家庭贫困的“凤凰女”樊胜美、初入社会的乖乖女关雎尔和耿直莽撞的小镇女孩邱莹莹。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201室和2203室的两个业主,海归的商务精英安迪和古灵精怪的富二代曲筱绡。这两个所谓的“上层人士”又因学识教养不同,而分出高下。从少女到“熟女”,从贫困家庭、小康家庭再到富裕家庭,从不谙世事到精于世故,从初入职场的“菜鸟”到叱咤风云的精英,几个主人公的性格、出身、生活和心理状态几乎涵盖了当下都市女性群体的主要特点。创作者将这些人物各自所代表人群的性格缺憾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安迪总是高高在上,不自觉地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曲筱绡尖酸刻薄,为人处世双重标准;樊胜美爱慕虚荣,常常陷入斤斤计较的利益得失之中;邱莹莹没心没肺,自私矫情;关雎尔工作没有主见,感情唯唯诺诺。每一个观众都或多或少地从电视剧里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过的某个情景或某种人,并因自己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和立场不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加入网上的各种争论之中。
为了塑造这些形象生动、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铺陈他们的生活背景和心理状态,使其更加真实可信、深入人心,创作者下了一番功夫。但大量关于价值观的对话和陈述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导致剧作的前半部分剧情略显寡淡、戏剧冲突不足,给观众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直至30集之后,当五个主人公的形象在大量生活化场景的呈现之下逐渐立起来,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才得以展开。一会是樊胜美的哥哥打人被讹、父亲中风,一会又是安迪找到亲生父亲、精神崩溃,接二连三的事件使五个开始因价值观不同而互相看不上的女人忽然拧成一股绳,开始齐心协力解决生活难题。这种情节多少显得有些牵强。
在电视剧青春亮丽的外衣之下,创作者试图触碰当下都市现实生活中所潜藏的各种痛点,却由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有些片面肤浅,导致很多看似取材于现实的内容经不起推敲和思考。比如,曲筱绡本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起初连英文文件都看不懂,却能在姚滨和安迪的帮助下一举拿下两个大项目,这样的成功显得过于容易;为了让安迪这个人物更加立体,创作者赋予她一段离奇的身世背景和严重的心理问题,却又让她轻易地在陌生邻居面前敞开心扉;为了将五个女孩聚拢在一起,樊胜美的父母和安迪的亲生父亲被描绘成了人间极品。有评论指出,作为一部描写都市女性的作品,片中人物的绝大多数困境都源于物质。创作者不经意地对三个租房女孩进行丑化,却对曲筱绡和安迪有意地美化。这向观众不自觉地暗示,“家人无止境地索取、朋友之间势利的评价、爱情若隐若现的虚荣心,密不透风的社会评价将每个人紧紧锁死,而你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成功”。这在努力突破性别壁垒的同时,却加重了社会阶层的分裂。从这个意义上讲,《欢乐颂》只是一部披着现实主义外衣的成功学课堂,其中传达了一些闪光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但更多的是一种悬浮于现实之上的虚空幻象。观众大可不必太过沉迷于其中,用剧中人物的价值观作为镜鉴,来怀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