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教学的本质是什么?专业基础教改的边界在哪里?”日前,“本·源”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研讨会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面对全国27所院校的代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珽抛出两个问题开启了主旨演讲。
“当下,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已成为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人文素养匮乏、创意思维贫乏,个性化培养无法实现。”刘珽表示,“与操作型人才培养不同,艺术设计的产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注定要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如何培养未来职业设计师的思维方式、行为风格,又怎样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专业风格以及健全人格?刘珽认为,基础课程是实施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是设计的立根之本和设计的“源头活水”。
早在2000年,中法江苏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落户苏州工艺美院时,学校便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步伐。目前,苏州工艺美院的专业基础课,已构建起人文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基础三大板块。
“人文基础主要体现在人文选修课上,分为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自我认知、艺术修养与审美养成、通用能力与世界视野四部分,各部分又下设多门课程,比如吴文化、营养与健康、徽派建筑等,总数达到100多门,好比学生成长的‘营养库’。”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设计基础板块方面,学校会建立个性化的视觉表达方式,从而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思考方式、独立见解等,形成自主式探究式学习。
“现在,学校的课堂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泛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创造。”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系教师刘艺告诉记者,在自己教授的《广告摄影》课程上,他给学生布置了“双城记”的主题作业,比较苏州和南京两座城市。学生们会查阅资料、亲自去苏州和南京寻找灵感,有人去老街、有人去城楼,用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有组学生竟然用坏了的键盘、夹子等废弃物品搭建出模型,并通过投影灯光的照射,在白墙上投射出影子,来体现两座城市的不同,连我都被震撼到了。”
“专业基础板块的建设,还为学校打造了苏绣大师顾文霞工作室、桃花坞木刻年画大师房志达工作室等平台,成功复制乾隆版《和合致祥·一团和气》木刻年画,设计出文化衫、瓷器等几十种木刻年画礼品。”让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良更加欣喜的是,大师对事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继承下来,使得“工匠精神”在苏州工艺美院得以传扬。
为设计人才注入“源头活水”,让“手中有专长,心中有职场”的学生不断涌现,苏州工艺美院的梦想正成为现实。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奖600余项,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立项8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7年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以上。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