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5月13日电(记者鲍盛华)实施物理、化学同步快速改良技术把盐碱地变成粮田,培育超高产耐盐碱水稻新品“东稻4号”,找到以稻治碱良种,研发配套栽培关键技术体系和高效栽培模式,创造稳产高产良方——一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正伟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东北松嫩平原的大片盐碱地上创造着这样的奇迹,经过治理后的盐碱地稻花飘香变粮田。
东北是我国苏打盐碱地典型集中分布区,面积高达765万公顷,并且每年以1.4%的速度扩展。松嫩平原盐碱地则是世界上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其中,吉林西部是苏打盐碱地荒漠化的重灾区,大面积天然羊草草原多已严重退化,退化后的重度盐碱地完全丧失了原有草地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利用价值,成为整个东北土地盐碱荒漠化的重灾区。
“苏打盐碱地改造是一项关乎国土生态安全的重大公益性事业,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梁正伟说。2002年,作为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的入选者,梁正伟归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科研团队,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与大安市人民政府,以及吉林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共同资助下,创建了“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这片1500亩的盐碱地,是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典型代表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植物抗逆种质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长期监测和治理苏打盐碱地为主要特色的碱地试验站。
自此,梁正伟和他的团队科研人员立足大安,一头扎到一眼望不到头的盐碱地里,开展长期定位定点观测、科学试验及一系列示范研究。
“治理东北地区重度苏打盐碱地,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手段,三者缺一不可。”梁正伟说。经过十几年的执着探求,梁正伟最终找到了盐碱荒地变粮田的“三驾马车”。
把重度苏打盐碱地变成良田是梁正伟团队多年的理想。“如果这些苏打盐碱地能够得到高效治理,不仅可以生长优质牧草,而且也能生产粮食,那么对东北‘生态粮仓’乃至全国粮食增产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梁正伟说。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方法,一般采取翻耕、施肥旋耕、泡田洗盐等常规方式。然而用大量的淡水“洗盐”,对于重度苏打盐碱地的治理效果非常有限。据梁正伟介绍,这种传统方法最适合滨海盐碱地或轻度苏打盐碱地,对于东北中度及重度苏打盐碱地而言,效果并不理想。为此,他们围绕“重度苏打盐碱地有水也无法短期成功种稻”的重大技术难题,提出了“以耕层改土治碱为基础、以灌排洗盐为支撑”的快速改良理论及技术路线,经反复试验,创建了重度盐碱地物理化学同步快速改良技术,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成功实现了改土当年即可使重度盐碱地水稻产量达400公斤/亩以上,而不改土一般产量都在100公斤/亩以下。
培育和推广抗逆优良品种,是实现以稻治碱的关键。梁正伟带领的科研团队自2007年起,先后培育审定了东稻1号、东稻2号、东稻3号、东稻4号,即“东稻系列”新品种。其中,东稻4号是他们培育出的耐盐碱而且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水稻抗逆新品种,曾经创下吉林省亩产849.37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至2015年已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530万亩以上。
与此同时,梁正伟团队深度研发配套栽培关键技术体系和高效栽培模式,破解了重度苏打盐碱地种稻难、见效慢及产量低等难题,为盐碱地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保障,找到了稳产高产的良方。